經向吳處厚學過做賦,這麼論起來,吳處厚可以算是他的老師之一。可是,後來,蔡確得勢,當時丞相,吳處厚就向蔡確求援,想要得到一定的官職。
沒想到,蔡確卻根本不理會吳處厚的請求。反倒是王珪將吳處厚提拔為大理丞。王安禮和舒亶在朝中互相攻擊,此時交給大理寺審理,吳處厚知道王安禮和王珪的關係很好,而舒亶卻是蔡確的人,便抓住了舒亶的一個錯處,即舒亶一直在非法盜用公家的燈燭。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可是,在二位官員發生爭執的時候,對有汙點的官員無疑是致命一擊。所以,蔡確便暗中派人向吳處厚求情。結果,吳處厚當然不會理蔡確這個翻臉不認人的學生了。
因為這件事,蔡確幾次三番想要從朝中趕走吳處厚,可卻因為王珪的阻撓而沒有得逞,不過,蔡確卻一直在阻撓王珪想要給吳處厚升官的打算。
後來,蔡確終於找了一個機會。
宋神宗駕崩之後,王珪就任山陵使,用吳處厚掌管奏疏。可那個時候,王珪自身也已經病重,沒多久,蔡確就接替了王珪這個位置,他利用自己山陵使職權,終於將吳處厚趕出了汴梁城。先是讓他任通利軍知軍,而後,又轉為漢陽知軍,記住這個地名。
對於這件事,吳處厚非常的憤恨,可是,這個時候,王珪已死,司馬光、文彥博和呂公著這些人又看不上王珪以及他的那些黨羽。這位蔡確的敵人自然也就回不到中樞。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在後世鼎鼎大名的話,拿來說蔡確非常的恰當。
沒過多久,蔡確也被貶出汴梁城,他先是就任陳州知州。不久,又改任安州知州。陡然從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