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衝散的河北路百姓們讓開了一條生路。
因此,狄詠獨自回京之後,就被高滔滔和兩位丞相杯葛了。
後來,高遵裕還是終於後來了,他親自前去大名府將那些禁軍部隊都帶了回來,也算是解除了高滔滔心頭的一個隱患。
本來,文彥博和呂公著也是打算派高遵裕去河東路,協助鄭俠出兵剿滅那個獅子寨的。可是,由於連年遭遇旱災,出兵可是要打仗的,眼見得國庫之中的糧食越來越少,這件事也只好就此作罷。蔡道、蔡攸和蔡卞的那些兒子也在就被這些保守派的大臣們置諸腦後了。
蔡京和蔡卞這個時候,一個在王安石的墳前結廬守孝,一個縮在孝慈里老家,避風頭、觀風色,自然顧不上自己的大兒子了。
於是,蔡氏兄弟就這麼被人們華麗的給遺忘了。
因為之前救災的功績,以及呂公著臨終之前的極力推薦,呂大防被高滔滔迅速提拔了起來,當上了僅次於文彥博的副相。可是,文彥博這位老臣卻再也撐不住了。
不是因為年齡和身體,如果不出任何意外的話,這個老傢伙還能活個十幾二十年,歷史上,他一直要活到紹聖四年才病逝的,這個老傢伙足足活了九十一歲。
文彥博和呂公著執政的這四年當中,可謂是乏善可陳。元祐元年,王安石之前頒佈的一系列新法相繼全部都被廢除了,可是,惡果也就此誕生。
從元佑元年開始,大宋朝朝廷財政收入每一年都在遞減,而且,其遞減的幅度非常大。第一年,中央從各地收上來的各種賦稅直接少了五分之一。
這其中的原因
了不單單是河東路大雪災和元祐元年各路旱災。雪災和旱災的確是能夠導致糧食減產,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財政收入的縮減。
不過,其中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王安石頒佈的新法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站出來反對,其實,就是因為那些新法當中,有很多都觸及了北方文人世家大族、佛道兩教人士、武將世家以及大商人們的根本利益。
比如市易法、方田均稅法、青苗法,均輸法,都
…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apltiapgt
大大的損害了這些當權者和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王安石在推行變法的時候,為了獲得更多的幫助,主導了科舉制度的改革,居然用自己的‘新學’作為開科考試的根本。
這一點就極大的損害了保守派一系的根本利益。
新法被廢除,那些各地的豪紳和世家大族的利益也自然獲得了保障,可是,朝廷收上來的稅收也就自然而然會大幅度減少。
別的不說,元豐八年的那次大雪災,就間接讓文彥博的家族徹底成為了介休縣最大的地主,沒有之一。
文彥博因為舉薦鄭俠到河東路就任,遭受的罵名再大,在猛烈,可卻是一點也不妨礙,他的家族趁此機會在介休縣周邊大肆購買土地。
不過,文家這次舉動顯然是以失敗而告終。
在介休縣,其他家族怕文家,當然不敢在這件事情上和文家做對。可是,除了介休縣,周圍的州府縣那些豪紳和世家豪族可就不會賣文家的面子了。而且,那些在災年不得不賣地的小農民和小地主在聽說是文家收地的時候,寧肯低價賣給同鄉的地主,也不肯賣給出高價的文家。
韓琦家是稱霸相州,而文家因為這件事以後,就只能在介休縣坐井觀天了。
文彥博知道這一情況之後,當然不高興,他專門把自己的一個門生派到太原府汾州,當了汾州知州。試圖讓這個學生利用他知州的身份替文家解困,可是,不管是保守派或是變法派想要在地方上有所作為的話,必須要依靠當地的豪紳,才能真正的有所作為。
變法派那些有能力的官員的確是可以不在乎,像蔡卞和章惇。
可是,保守派大臣執政之基就是這些地方上的豪紳們的支援,他這位學生剛上任的時候,這些豪紳還挺歡迎,可是,他剛用話一試探這些人,第二天就陡然發現自己徹底被架空了。
即便太原府知府鄭俠試圖在後面幫襯文彥博的這個學生,重新掌握一州的權利。可是,他的這種行為卻徹底的激怒了整個河東路地方上的豪紳、以及中間派系的那些官員。
原本一直挺支援鄭俠的判官和轉運副使都變了臉,直接導致鄭俠在之後的三年任期當中根本就無法作為。別人都不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