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一份綿薄之力,這頭甦醒的獅子絕對是任何國家和民族不敢欺侮和輕視的。
我堅信。
第二天一早,我在大殿的正東給燕叔和夢蓉挖了兩座小小的墳丘,又把繳獲的那柄玉如意插在他倆的墳當中。這是一次訣別,既是在緬懷他們,也是在激勵自己。
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我在大殿正中央發現了一扇被烈火炸開的石門:那是一條直通外界的密道。除此之外,密道的左側還有一間隱藏的石屋,屋內的檀木架子上靜靜地躺著一本《前清龍脈圖略》和一本《雲南地理詳譜》,在《詳譜》裡,我找到了自己在烈火中大難不死的原因:原來在進墓之前我所喝的冰泉水有極強的吸火效果,庫倫克人就是憑著那眼冰泉,才能不靠殺戮而抑制血中難耐的炎熱。
在弄清自己的生還原因之後,我又翻開那本金箔包皮的《前清龍脈圖略》,書的扉頁記載著吳三桂臨死前的親筆批註:“長伯為圓圓之憤,怒而賣主,既為同族所不齒,而今進退兩難。吾生不能破虜保家,抵抗清廷;死亦要統領鬼兵破其龍脈,攪其不寧。不滅清廷,誓不為人”,我繼續往後翻,硃紅的大字刺得我眼睛生疼:“不鹹山系有龍脈,集數千人力力攪,則天下必亂……”
我緊了緊身後的背囊,又給燕叔和夢蓉的墳前添了最後一掊土,透過密道,我開始踏上了重返關東的征程。天邊的黑雲愈發的減淡,從那縫隙中所透出的,是一縷正在成長的朝陽。
(整卷完)
注:第一卷《參國奇談》已由北京磨鐵文化獨家出版。而第二卷《重返關東》在扯皮閉關修行了十天之後繼續展開,劇情更加精彩,涉及到闖關東,辛亥革命,老參場,尋龍脈,破八國聯軍秘密地圖等內容。
第一章 … 膠澳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語出 荀子《天論》
光緒三十年的天空是晦暗的,這本不是一個秘密,但我卻從沒想到,那天竟晦暗得如此之黑。
自通道而出已經是第三天的下午了。在這幾日裡,每每有些許空暇,我都會不經意地想起夢蓉的音容笑貌,憶起她的嬌蠻和體貼。我聽從燕叔臨終前的勸告,在離開雲南之前,喬裝改扮進苗寨與她父母見了最後一面。
白髮人送黑髮人總是很悽然的,所以我臨時改口說夢蓉這次隨軍有功,被總兵重用,人已隨隊抵至中原,一時半會兒怕是回不來了。二老起初對我的話很是懷疑,但從我掏出三千兩銀票開始,他們就不再贅言了 —— 畢竟,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十兩銀子有夠養活一整家好幾年,而三千兩銀子差不多連個知府都能買來。人與銀子無仇,任誰再怎麼喜歡撒謊,也不會拿幾千兩銀子開玩笑。
揮別了二老,我又喬裝改扮,去市井之間打聽一下李文昌父子的下落。不出所料,禿子和矬子兩人到現在還沒回府。按最壞的打算,他倆被困在林中已經六七日了,不是被人熊舔了,就是落了個麻達山飢困而死的下場。我長嘆了一聲,稍稍打點了行裝,直向滇北進發。
橫跨中原的旅程並不輕鬆:我連騎帶走,歷經六個多月,途徑兩廣、直隸諸省終於抵達山東,開始向膠州灣方向開進。
“愈鄰近海濱,形勢就越亂;愈深向京師,災民就越多”,這是自雲南一路給我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自妖婆慈禧垂簾聽政伊始,幾十年內,華夏王者之氣漸微,領土屢遭外夷侵佔,政務資財千瘡百孔,亡國之態已露無疑。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光緒三十年的山東,是一個多事之秋:自打七年前的十月廿日,膠州灣事件以三聲‘烏拉’○1草草收場之後,山東全境就名正言順地成了德軍的直屬轄地。苛捐雜稅自不必細說,就連天公也不作美,三年的旱蝗大災讓山東屍橫遍野,腐氣熏天。以前在豐收時節無人理會的馬齒莧、香椿芽等野菜,現在全都變成了難得一見的珍品。更有甚者,許多地方草薅○2光了,嫩葉和樹皮也成了充飢者的上上之選。
膠州半島的老龍口海港人聲鼎沸,但其中的十之八九卻不是往來販貨的客商,謂何?原來跨過了黃海灣,對面就是遼西大連的旅順口。自九年之前《馬關條約》簽訂以來,諸列強無不對清廷的軟弱作風摸得一清二楚。為限制羽翼未豐的日本擴大,在《條約》簽訂六日之後,俄、法、德三國以‘友善勸告’為藉口,強迫日本將遼東屬地歸還給中國。自此之後,日俄之間矛盾衝突不斷,任誰都不想輕易丟掉旅順口這個咽喉之地。
狼終究是狼,任其外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