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關東異志 作者:男孩不逛街

作者:扯皮大爺

申明:本書由(。。)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第一章 … 關東

關東,原指山海關以外的中國疆土。後泛指“遼、吉、黑”東北三省,有時亦包括內蒙,合稱“東北四省”。

東北地廣人稀,山巒江河眾多,自然資源豐厚,是契丹、鮮卑、突厥、女真、蒙古各族的發祥和聚居之地。這些民族多喜遊獵,善騎射,因與中原各部族摩擦不斷,故常被傳統文化所排斥,冠以“夷蠻”之名。令身居關內之人鮮有知聞,東北二字愈顯神秘。

自夏朝大禹治水時,東北就作為一個方位被擴入中華版圖。《尚書·禹貢》有言:“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九州中的冀州和青州就已涵蓋遼寧的部分地區,這也是有文字起,東北第一次被載入典籍。後《尚書·堯典》又拆九州為十二州,新增的幽州營州更以遼河為界細化為遼東和遼西。不過此十二州並未包括今天的吉林和黑龍江,僅以“東北”代稱遼寧。

古時人口財力有限,直至春秋時,尚未有國在東北建制設郡,僅以少數民族朝貢來確認簡單的隸屬關係。據《史記·五帝本記》載:早在舜時,北方朝貢的民族有“山戎、北發、息慎”。息慎又名肅慎,在堯舜時代就居於長白山腳下。《山海經·大荒北經》也有關於肅慎的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不鹹山意為神仙山,即今天的長白山。及至周時,孔子曾親眼見過肅慎的貢品“楛矢石砮”,併為陳國惠公做了鑑定。楛字發(hù)音,楛矢就是以長白山區的楛木製作的箭桿;而石砮就是用松花江堅硬的石頭磨製的箭頭。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一群隼鳥飛過陳國宮廷上空,其中一隻受傷落入庭院,傷口形狀兇惡,箭頭穿過隼鳥並有一尺外露。陳惠公驚其威力而四處詢問,恰逢魯國司寇孔丘周遊列國。陳惠公知孔子通曉天下學識便派人請教,孔子回覆說:“這群鳥從很遠的地方飛來,鳥身上的叫做“楛矢”,為肅慎國所造。過去周滅殷時,國勢強大,四方的屬國都來給周進貢。武王為彰顯周之美德,曾把楛矢賜予眾諸侯國以示天恩,作為十二諸侯之一的陳國也一定會有楛矢石砮。”不出孔子所料,陳惠公果然在金庫中找到此物,方知道原來很早以前,東北就有會製造楛矢石砮的肅慎人。

戰國之後,東北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位於北方的燕國,為防禦勁敵東胡的侵擾,從燕昭王執政時開始修建長城,幾乎把今遼寧全境包括,並設立郡縣以轄其地。《史記·燕世家》記載甚明: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以上五地分別為今河北宣化、北京密雲、遼寧凌源、遼寧北鎮以西和遼寧北鎮以東,這是有史以來,中央集權首次在遼寧,也是在東北地區建制設郡。

後秦嬴政統一六國,仍把防禦北方胡人當作首要任務。令蒙恬扶蘇督軍30萬並攜勞力百萬續接燕趙長城,使之與秦長城一體,更加以延伸。《史記·蒙恬列傳》有文可證:“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後秦滅,至兩漢三國時,除繼續保留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前漢時增設蒼海郡、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這些郡已把今松花江流域、圖們江流域,相當於今吉林省及接近黑龍江省地區,置於轄境之內,特別是把今朝鮮部分領土也劃入四郡,歸為漢的統一管轄之下。隨著歷朝不斷擴大管轄範圍,郡縣制的鞏固和完善,東北區域最終形成。

而後中國經歷隋唐,隋國運不過30餘年,外與高句麗興兵混戰,內受瓦岡李唐重創,早早結束了兩代即滅的命運,著實無力推動東北發展。太宗繼位後,勵精圖治連續收復失地,積蓄國力;後高宗李治興兵滅掉高句麗,甚至在今朝鮮領土上建制設郡!氣魄之大,令人驚歎。遺憾的是,顧及到各種原因,唐朝不斷縮小領土轄地,最後又退回到秦漢時期所轄版圖。

元代承前啟後,作為發祥於東北的部族,它不僅承認遼金人的東北區域說法,更使之發揚光大。《大元一統志》說:“開元路,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舊城,亦東北一都會也。”這裡提到的“東北”,就是從當今東北區域這個大範圍說的。於是“東北”這個概念,從元代起,既是方位又指為區域。

自明代以後,東北地區又有了一個新的名稱,這就是人人皆知的“關東”,問及“關東”的由來,須瞭解當時形勢:明朝統一全國後,先後遭遇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