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學校世界進行的首次介入中,私人引導了公眾;私人道德觀念成為了國家法律。
但是,在農村以及城市中貧窮和小資產階級的人口中,毆打現象仍大量存在。打屁股通常是廣為接受的方式,因其沒有超出一定的限制。打屁股一般是用手掌;棍子和鞭子只留給學徒的僱主們和機構中的守衛們,是一個對外的武力象徵。捱打是每個19世紀工人的童年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坊裡的情況甚至比工廠更糟,放肆的或笨拙的學徒很容易遭到指派教授其手藝的年長工人痛毆。
人們認為孩子身上的反抗意志必須加以馴服,並且孩子應該瞭解生活的艱難。“兒子,這會使你成為真正的男人。”身體暴力是男子漢思想與生俱來的一部分。一些人已然將這一模式內化,實際上他們甚至會為自己曾遭受到的毆打感到自豪,並且可能美化這一事實。但是,眾多成長中的孩子以及上面所說的青少年們開始反抗。好戰的工人們,尤其是無政府主義者,宣稱已然將他們憎恨的權威從破碎的毆打經歷中驅逐出去了。自覺,在一個人所有的身體知覺中是第一位的。
在19世紀,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以兩種方式發展著。作為家庭的未來的孩子,父母逐漸加大了對他們的投資,但他們所採用的方式經常會限制孩子們的自由。亨利?貝爾的家庭透過他來追尋貴族顯赫的夢想;他度過的是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般的童年。小小的傑奎斯?文特拉斯…瓦萊斯不得不承擔起他的家族期望提高社會地位的重擔。他的父親是初中的一位助教;他的母親想讓他成為一位教師,農民的粗暴和對受到尊敬的渴求相融合,使她對這個年輕人施加了嚴酷的紀律約束。開始時,她細心監視他的外表;她期望他能整潔、挺拔,並且衣著得體(“我經常穿黑色的衣服”);這些良好的習慣可以鼓勵他將井然有序的價值加以內化。他從未感受過來自母親的擁抱,也沒有聽到過她哪怕隻言片語的關愛之辭。“我母親說,孩子決不能嬌慣,她每天早晨都會鞭打我。當她早上沒有時間時,鞭打就會延遲到中午,很少晚於四點鐘。”更有甚者,“我的母親將這看作是我在接受的一種教育。她不想讓我成為一個像她一樣的農村婦女。我的母親想讓她的傑奎斯成為一位紳士。”
成為一個繼承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如果覺得孩子在被期望的某個方面有所欠缺,或是未能符合家庭的期望,結果將是悲劇性的。野心被粉碎了。孩子感覺自己罪責難脫,父母則會因其有負盛望而耿耿於懷。由此想到了波德萊爾,他始終未能克服內心深處對母親奧皮斯的愧疚感。還有範?戈夫,他寫給哥哥泰烏的信中充滿了對“壞兒子”稱謂的無助反抗。作為存在主義渴望的根源,19世紀的家庭極權主義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根深蒂固的神經質特性。
但同時,孩子也是一個愛的物件。1850年以後,如果一個孩子死去了,他的親屬們都會服喪,就如同他們為一個成年人所做的那樣。私下裡,他們可能會對著他的一縷頭髮哭泣。難道這僅僅是中產階級的感情主義嗎?絕不是這樣的。在洛林這個鋼鐵工業的中心區,母親們,工人的妻子們,“所有人都沉浸在失去孩子的悲痛之中。無論何時相見,(她們)都會用方格子手絹擦抹去傷心的淚水。”在教育方面,勒古韋對“溫情原則的優越性”大加頌揚,並倡導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撫養孩子應該是為他們著想,而不應是為了他們的長輩;他們的興趣可能會與集體的興趣不一致。孩子自己為命運負責,因此,根據自由主義教育家的理論,重要的是發展創造性,即使是付出某種不確定的代價;按照這種方法,學生們在以後可以自由地做出個性化的選擇。
父母與孩子(7)
根據許多以孩子為物件進行的觀察,包括學校記錄的這種強迫人接受的觀察,我們對於孩子們是如何相互看待、如何彼此交談的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孩子的語言、體態、性行為和遊戲的多樣化具體符號之中,以前的陳規舊框消失不見了。到這時為止,童年已然被視作生命中一段特殊的時刻。每一本自傳都以童年開始,並會對這段時光詳盡描述,而教育小說則會追尋英雄的童年和青年時期的軌跡。與生命中的其他時期相對,童年成為了成年的基礎,而孩子則成為了一個人。
在傳統社會中不為人知的青春期少年,現在清晰地進入了人們聚焦的視野範圍。布豐,甚至是盧梭,都曾呼籲對生命中那一時期的危險性以及對今後人生的影響多予關注,這一段時期從第一次領受聖餐一直到男孩子的畢業典禮或徵召服役和女孩子的出嫁。盧梭的《埃米爾》第四冊全部都獻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