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方面,是共通於整個希臘世界的。
希臘人殖民於東西南北,每一個海外殖民地和本土的所有國家,固然各按當地的資源交通條件和它們自己的歷史傳統,經營多種多樣的經濟生活,但是,大移民更突出了希臘的海上文明的特色。
“在希臘人的國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確定的形式,並且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殖民地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著海洋才能和它們的母邦往來。它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獨立,以及它們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強大的船隊。遠在雅典掌握希臘諸海的霸權以前,科林斯、優卑亞的卡爾西斯、米利都、佛西亞、羅陀斯、敘拉古、塔林頓(Tarentum,義大利南端)和馬賽,便都已有強大的商業艦隊和武裝艦隊。”(杜丹,p.29)①
① 杜丹:《古代世界經濟生活》。——編者注
海上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達,反過來對希臘各殖民地城邦和本土諸國的經濟,又產生巨大影響。它使本土諸國古老的自然經濟,迅速轉為商品貨幣經濟;使海外和本土原先的工商業城邦,由於糧食和原料供給方便,而得以不受限制地擴大它們的工商業。同時,也使某些“單一經濟”的殖民城邦,擴大多種經營,力謀自給自足。雅典本以糧作農業為主,大移民中及其後逐漸發展起來更加適合於其土壤條件(丘陵、沙地)的葡萄、橄欖、果園與其他園圃農業,糧食逐漸取給於進口。由於輸出油和酒需要容器,因此它又迅速發展起陶器業,不久它的陶器就超過了科林斯。米利都、科林斯、卡爾西斯等老早就是工商業城邦,糧食原料供給充分了,使它們工商業的發展更加迅速。與此相反,有些殖民地建立之初,雖不過是一個商站,但因周圍農業資源豐富,當它的人口因新移民的到來而日益增多時,就兼營農業。後來,它們逐漸發展成為自給自足的共同體,於是對母邦的依賴日益減少,併成了獨立的城邦,這在前面已經說過了。
經濟的迅猛發展,促成了貴金屬鑄幣的應用。貴金屬鑄幣的應用,反過來又影響於經濟發展的速度。希臘人用貴金屬條塊為交換媒介,為時已久,但當時的交換媒介,除貴金屬條塊而外,還兼用牲畜、銅斧、鐵塊、銅製三腳架之類的實物,商品貨幣經濟的發達究竟還受到一定限制。公元前8世紀,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開始用天然的琥珀金(金銀合金)製成鑄幣,伊奧利亞諸城邦米利都、佛西亞、埃弗塞斯繼起仿製,不久,裴登王統治下的阿爾哥斯,薩洛尼克灣上的埃吉納、優卑亞(Euboea)和雅典也自鑄貨幣。鑄幣材料,改用成色較高的金或銀。①這種打製了某種固定影象,成色重量一致的小圓片,既便利了商品交換,本身又是代表一般意義的財富。連同瀰漫於希臘世界的迅猛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社會與政治後果。
① 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金幣:只有戰國時代的楚,才有加上官方印記的小金塊,稱為郢爰。這是成色一致,但重量未必一致的金塊,未必就是貴金屬鑄幣。我國的古錢幣都是銅(有時是鐵)鑄的刀、斧,或“孔方兄”。用銀元寶已經很晚了,銀元是近代從西班牙輸入的。戰國時代有貴金屬鑄幣的萌芽,秦漢以後從未發展起來,這顯然是商鞅重農抑商政策的結果。
貴族階級寡頭專政面臨的新形勢
我們由前一章知道,公元前8世紀初期前後,無論海外或本土諸邦,政權大體上掌握在貴族階級手裡,政制是寡頭專政。以小亞細亞諸邦而言,各邦執政的貴族階級奠定了自治自給城邦的基礎,發展了對外移民,然而這些成就是在相對的和平狀態下獲得的,現在他們面臨了強大的外敵侵犯的威脅,歷史記錄似乎顯示他們對付這種威脅是無能的。“西方希臘”也有同樣的跡象。就整個希臘世界而言,一切城邦在迅猛的經濟發展面前,一般都出現了下述的社會與政治新形勢,保守的貴族階級,出於他們的階級利害的考慮,更顯得無法應付。
一、新的致富的機會和貴金屬鑄幣的使用所促成的金錢貪慾,刺激了許多人作各種各樣的冒險,或從事創造性的經濟活動。一部分當政的土地貴族,利用權勢取得了財富;同時也出現了貴族以外的工商業的富裕階層,而他們是被摒除於政權之外的。這樣,政治權力的分配和各階級實際力量的對比之間,出現了矛盾,這種矛盾日益加劇。
二、經濟發展和海外移民都造成了人力的不足,使得土地貴族難於掌握他們支配之下的人手。另一方面,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刺激了土地貴族的金錢貪慾,從而使他們加深了對平民群眾的剝削。梭倫改革以前雅典的狀況,可以引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