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今兒是十五,每月初一、十五,在正院裡居住的孔真章都要回來用晚膳。
菜都上齊了,孔真章還未歸來,趙氏的臉色就有些不好了。
“派人去看看,二少爺是不是在路上耽誤了?”
玉姨娘站在一邊,她是姨娘,那怕身受孔守義寵愛,也要站在身後,伺候孔守義和趙氏用膳。
直到又過了一刻鐘,孔真章才姍姍來遲,一進飯廳,便對孔守義和趙氏欠聲道,“父親母親,兒子來遲了……”
孔守義又問了一聲緣由,“兒子剛溫書,一時著迷,便忘記了時辰!”
孔守義點頭,心想不愧是自己的小兒子,讀書這麼認真,那像老大……簡直就好像書和她有仇似的。
“坐下用膳吧!”
孔真章落坐後,玉姨娘便殷切的開始替著趙氏和孔守義佈菜。
孔家講究的是孔聖人之言,食不言,寢不語,故而用膳期間,大家都頗為小聲,沒有發了一絲雜音。
孔真章用餐時,時不時的抬頭看向玉姨娘,這對於孔真章這樣的人來說,看著親孃站在那當下人,心裡想當然的不是滋味。
飯後,孔守義又去單獨給孔真章上小灶了。
靈犀自然就被忽略了,趙氏氣的雙眸通紅,提著燈籠著趙嬤嬤一同出了院子。
趙氏去的地方,是孔老夫人的院子,那是一間位於西南角的僻靜院落,院子裡寂靜無聲,就連丫環也沒有。
趙氏哭啼哭啼的進了房間,撲嗵的下跪在地上的蒲團上,“母親……”
在趙氏前方,有一個身材幹瘦的老婦人,她的髮絲銀白,全身不著金銀,只一襲普通棉麻衣。
一盞油燈如豆,她就在這麼暗的光線下撿著佛豆,一顆一顆,虔誠又認真。
“出去!”
孔老夫人一吼,趙氏本能的一顫,可一想到自己那可憐的兒子,祖父不管,親爹不喜,便跪步上前,抱住孔老夫人的手臂。
“母親,子臨……如果……連你也不管子臨……”
孔老夫人扭過頭,看向趙氏,趙氏美豔,那怕生育三女一兒,也未能損減她的美豔。
相反,還顯得風韻猶存,我見猶憐,當初孔守義就是因為在大街上對趙氏驚鴻一瞥,便求娶了趙氏。
婚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