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上過大。
“別和老子唧唧歪歪,就按著上面的資料給我試製,一個資料都不能改動,有困難嗎?”對於設計師同志的意見,林俊用了個嚴厲的命令,“還有,這是絕密,必須做好保密工作。(”
不用考慮其它因素,總裝備部第一副政委的命令就是不可違抗的,再說資料詳細,試製並不困難,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有限,不會對設計部‘門’現有的工作造成麻煩,同志們只有服從命令這一個選擇。
“安德烈同志要它幹嘛?也許是在為一種新式獵槍設計***。”——如果林俊知道來的人裡有個傢伙是這麼看待自己的命令的,一定會哭笑不得。
現在林俊的職務是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裝備部第一副政委,但他明顯是個軍事軍官,但卻擔任政工幹部的職務,暫時乾的卻更像個裝備設計師——典型的一人多職。前幾天安德盧普夫來閒聊時說他是典型的不務正業,林俊反擊:“我是能者多勞,要不你來試試?”
“我只會自己的東西,沒你這麼厲害。”
“開玩笑,和你比?全蘇都拿不出第二個你這樣的怪物!”對於兄弟的建議,安德盧普夫不屑一顧。
既然設計了m38彈,那ak…47(這裡的ak可不是英文字母,很多人都會‘弄’錯,將其讀為英文中的ak,世只不過這型號有可能會以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的幾個字母命名。和54手槍一樣,對於56式衝鋒槍林俊就如同自己的雙手一熟悉,不光它的作戰‘性’能,連所有的零部件構造和製造工藝閉著研究都能說出來——前世裡他的小叔當過多年的軍區軍械修理所所長,林俊在學生時代就常去,為的是能打靶。修理所裡的輕武器沒一樣不熟的,還常看那些技工們修理損壞的槍械,甚至還在老師傅們的指導下自己動手修過幾只損壞的56式衝鋒槍,稱得上一個不在編制內的合格
今天他就在自己讓人特別準備的繪圖桌上仔細繪製56式構圖,連每個零件的幾何尺寸和製造工藝都詳細的標註出來。最初生產型的ak47很多部件用的是切削工藝,本按照56式衝鋒槍的工藝標註,只不過將一些零件的材料換械唱用的合金鋼。繪製的有兩種型號的56式:標準的木託基本型,還有是56…2疊託。
林俊不喜歡56…1的摺疊託,它容易鬆動,而且‘射’擊‘精’度也不如標準型,所以直接選用了
:b|列裝,標準型的裝備數量都會很少,那摺疊託的估計會更少,稍微麻煩就麻煩吧。林俊還很有特‘色’的在圖紙上繪製的摺疊託邊上註明——冬季使用前必須自己動手在鐵托部位纏上布帶,以防面部凍傷!
衝壓件製造的鐵托工藝並不麻煩,至少比摺疊木託簡單的多,但在零下幾十度的冬季要是臉貼上去絕對能撕下一塊臉皮,纏上布條就能避免這個麻煩,估計紅軍戰士們是有這個時間和條件的,要是連快布條都找不到或者懶得這樣自己動手改裝一下,那真是活見鬼了!
這一大堆圖紙已經耗費了林俊三天的時間,連吃飯都是窩在辦公室裡不出去,家也只回了一趟,硬是憑著記憶把ak47的所有圖紙‘精’確繪製完成。
圖紙是繪製完畢,但他沒打算立即‘交’給槍械研究部‘門’試製樣槍——現在還不是時候,它太超前了,想列裝就需要常時間的樣槍驗證,而且對現有的軍工體系的衝擊會如同一場滅世風暴。再說就是列裝也暫時只能裝備小規模的特殊部隊,這讓才不會對現有的軍工體系產生太大的影響。
要是蘇軍步兵需要大規模換裝它,那要‘花’多大的人力物力?!估計其它方面的生產都會受到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絕不是個好主意,而且林俊也沒有信心自己能說服那一大堆大威力步槍的支持者。還好現在的蘇聯的步槍自動化的發展上還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大多數國家仍舊使用手動裝填步槍時,只有美國和蘇聯率先裝備了半自動步槍。美軍裝備的是著名的,
不得不承認託卡列夫半自動步槍的新能非常優秀,但大規模的戰爭需要蘇聯快速提供足夠的步槍,所以在1942開始,蘇聯的槍械軍工廠裡製造的步槍差不多隻有莫辛…納甘這一種型號,所以束時也就是100萬支。但斯大林是自動裝填步槍的支持者,所以林俊認為ak47的小規模生產和裝備應該不現在就全面換裝那是不可能的。
就是軍事委員會不同意裝備它,按照林俊現在的身份和權力,他也有辦法試製一批,還能找到試用它的部隊——亞歷山大手下的內務部直屬部隊一定會給林俊提供點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