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機壓上,佔領了佈滿巨大彈坑的一線陣地。
在得到前方天氣逐漸轉晴的訊息後,早已在大校廠一級戰備的航空隊飛機分批起飛,突擊日軍登陸艦隻與灘頭陣地。林俊預計日軍艦載機也會在此時支援登陸部隊作戰,但數量不會太多,因為日軍艦載機的最大目的是消滅自己,所以就先讓轟炸機全體出擊,而只派出一箇中隊數量的伊16戰鬥機掛載副油箱護航,其它還能作戰的25戰鬥機與中國空軍五大隊的8霍克延遲30鍾出擊。
日軍艦載機在得到蘇軍飛機出現後基本需要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出現在‘交’戰區域上空,到時己方生力軍地出現正好可以掩護轟炸機撤退。與先期抵達的己方護航戰鬥機於敵決戰。
轟炸機大隊大隊長基達林斯基在出擊前已得到林俊的明確指令:只攻擊登陸船隻與灘頭日軍,絕不可冒險深入海面攻擊日軍軍艦,一次‘性’投彈完畢後立即返航。而護航的戰鬥機也接到嚴令,不需參與對地掃‘射’,做好於敵戰鬥機纏鬥的準備。
上午九點一刻,前方就是杭州灣。
轟炸機飛行高度3000,基達林斯基已經能看到海面軍登陸艦隻,而灘頭陣地上雙方正在‘激’戰。煙塵四起。
“全體注意,我是轟炸機大隊長基達林斯基,按計劃,一中隊轟炸海面船隻,二中對轟炸金山衛方向登陸日軍,第三第四中隊轟炸漕涇灘頭日軍。”
耳機中傳來一片“明白”的回答。
42架轟炸機以中隊開始分散。各自撲向自己的目標。
擔任護航戰鬥機指揮官地是戰鬥機大隊長庫爾丘莫夫,這次任務護航中隊的承受的壓力極大,他們將第一‘波’與日機遭遇,卻又不知道日機將會出動多少。原本不需要大隊長來擔任這一職務,但庫爾丘莫夫還是自告奮勇的擔當起這一重任。
濃霧散去之後的杭州灣空中能見度超過20公里,4000高度待機的庫爾丘莫夫甚至能看到幾十公里之外正在駛離杭州灣地日軍戰列艦。但安德烈同志嚴禁自己攻擊日軍主力艦,而護航編隊的任務只是在戰區上空擔任警戒,防止日軍戰鬥機偷襲,和轟炸機裡的同志一樣,只能看著遠處的‘肥’‘肉’乾瞪眼。
“發現敵機。兩點鐘方向,距離八千。高度1000,數量20!”耳機裡傳來隊員的呼叫。
遠處的日機明顯分成兩個集團。應該是攻擊機與戰鬥機的‘混’合編隊,正在轟炸守軍陣地。
“全體拋掉副油箱,衝散敵機隊形,不要管敵人的轟炸機,最快速度解決戰鬥機!”
庫爾丘莫夫很清楚自己的兵力不足,而己方擔任轟炸任務的轟炸機自衛能力有限,一旦只顧著攻擊日軍轟炸機勢必給己方轟炸機地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12架伊16呈攻擊隊形直衝向日機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