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一場舉世震驚的大規模對攻戰役算是暫時落下帷幕。
蘇德雙方誰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戰役目的,坦克大戰倒是爆發了!
單單7月18號一天,在基輔以西、日托米爾以北一塊不到150平方公里區域內,雙方竟然一共投入了近千輛坦克與自行反坦克炮!
從凌晨5點一直激戰到傍晚6點,雙方技術裝備損失竟然高達三分之二!
在此期間,連近衛殲擊機一師都有部分拉格5客串了反坦克攻擊機的角色,用23毫米航炮和掛載的兩個內部各有32枚ptab…25…15反坦克炸彈的集束彈箱投入反坦克作戰!
一線強擊機部隊的伊爾…2強擊機更是全線出擊,當天投入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就是ptab…25…15!
它只有15千克重,使用的是從反坦克火箭彈那得來的靈感,採用聚能破甲技術,可以擊穿厚達50毫米的裝甲!
每架伊爾…2最高可以有280枚的攜彈量,足以在飛行路線上製造一條用金屬射流鋪就的死亡之路!
目前這種小東西是第一次投入實際作戰,不過已經讓德軍官兵聞風喪膽,更讓伊爾…2再次成就了“黑死神”的一世威名!
蘇聯原本就有集束炸彈,但那是反步兵的:衛國戰爭爆發後,最高統帥部命令軍工部門立刻研製一種集束的反坦克炸彈。
原本軍工部門就得到過林俊的指示,但武器研製不是一個構思和命令就能立即解決的,基於空心裝藥戰鬥部思路進行開發的幾家設計局,包括gskb…47、skb…22和skb…35在經歷了十幾種不成功的型號後,付出的辛勞終於獲得了回報。
skb…22設計局終於有了相對成功的設計,短短4個月產品就得以完善,第一批實彈被緊急運往烏克蘭。
不過就算有新式武器的幫助,蘇德雙方還是誰都沒達到預期戰役目的,還打了個精疲力竭!
雙方實力太平均了,而且在指揮上誰都沒有出現失誤,都是一樣的優秀!
鏖戰一月後,兩邊都發現不能在繼續對攻下去——這時雙方在戰線上犬牙交織,不少區域在得到命令後,兩邊都主動退卻。
南部德軍佔優,部分原本紅軍奪回的領土又被德軍佔領,而在烏克蘭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