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塹壕足不是鬧著玩的!人要儘量多動動,換班時間要短,休息時儘量躺著。”
“壕溝的‘胸’牆上要多打一些‘射’孔,還有,簡易式潛望鏡也要多準備些,讓人到後邊街上的民居里去找鏡子。”伊萬諾夫的“終極戰壕”顯然是以一戰德軍戰壕為基礎,加上紅軍典型的陣地戰火力配屬模式,乍一看可謂“上下‘交’叉、前後掩護、縱深配置、固若金湯”!
一線是步兵,加上單兵反坦克火力點,這就是目前的第一道戰壕;第二線在泥牆後邊,加上更遠一些的反坦克支撐點,以反坦克支撐點為重點的弧形防禦——不過那些反坦克炮準備的基本是高爆彈,因為德國坦克暫時不會出現。
再後邊防禦預備隊,那是上級考慮的事,不過和本雅明想的一樣——在車站街以北地區,部署有正在堅固建築裡養‘精’蓄銳的步兵部隊。
那一線也配屬著第三道火力線,基本都是迫擊炮。
最後邊就是城區制高點和內里斯河北岸的曲‘射’火炮群,加上總指揮部,這整個防禦體系就成立了。
這會步兵們正背派出去拆任何構築戰壕能夠用的著的構建,最重要的就是木板——不僅僅地面,連那些戰壕的牆也需要木板加固。
市民們對於紅軍拆房子的行為是沒意見,拆就拆吧,反正打起來房子也是基本保不住。
對面的德軍也在挖,他們的條件要差些,不過也有火車站南邊少量被炸燬建築作為支援,但是那些指揮部會暫時離得更遠些,因為這頭冷不丁就會有幾發炮彈飛過去。
一旦紅軍大炮開火,德國人也還擊,不過就像約好了似的,炮彈都不密集,幾發了賬。
本雅明給一群附近的基層指揮員上完課,所有人各自回自己指揮的連隊,按照“德國老兵”的話指揮各自的部下gan。
本雅明同託濟奇一道來到第一道戰壕,那位銀行家正在掩體裡熟悉自己的新步槍——隔壁的步兵連聽說猶太志願者中間有個神槍手,就送了支多出來的狙擊步槍。
突擊工兵們知道怎麼用,不過自認沒摩西槍法好,就告訴他那個pe瞄準鏡裡的十四個分劃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
這是支莫辛…納甘91…30型狙擊步槍,採用重062公斤的pe型瞄準鏡,固定裝置非常可kao。瞄準鏡裡有十四個分劃,代表著100米到1400米,當然,沒幾個狙擊手會使用它對超過600米的目標進行‘射’擊,那是專業狙擊手才能有把握的活。
一直以來大部份紅軍中的狙擊手跟其他士兵一樣只受過很短的訓練,可以說就是‘射’擊技術更好的步兵,但因為基數十分龐大,加上這狙擊作戰是紅軍一貫提倡的,對敵人的打擊能力非常可觀——摩西這會也成了這些“前線狙擊手”中的一份子。
不過託濟奇他們還不知道,很快就有紅軍狙擊手中的另一部分——一群真正的狙擊手會抵達維爾紐斯。
這時南邊似乎有人在喊話,是德國人!
“他們要gan嘛?!”都不明白了——這會喊話做什麼,閒著沒事搞政治宣傳?
。。。
第五百九十九章 鐵絲網加地雷
同意?還是不同意?!
本雅明看了看一群七嘴八舌正在爭論、沒個定論的初級指揮員,叼著馬合煙說:“上次戰爭時我們就常常無法立即安葬死者,在前線變更之前,無人區內的屍體會一直襬在那,那味道可真難聞,有時候睡覺都要戴著防毒面具!不過那會也有辦法,有時候雙方會提議進行正式的短暫停火,以便讓傷員回到己方陣地、派出擔架隊拖屍體。”
扔掉菸頭,“不過那時候很多高階指揮官都不願意因為這個人道原因而放棄進攻機會,基本都不允許對方軍隊的抬擔隊進入無人區,也禁止士兵們進行那樣的停火。不過那會兩邊戰壕裡計程車兵基本上都不執行這個命令,因為那會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短暫停火對雙方都有好處。”
託濟奇搖搖頭:“法西斯入侵以來還沒有這樣的先例,而且現在的戰爭也不是上次那樣講點什麼紳士‘精’神了。”
本雅明看了眼中士:“法西斯可不講人道!”
廢話,在隔離區裡那些黨衛隊和德國警察什麼時候講人道了,本雅明只是按照目前的問題以事論事:把屍體拖走掩埋,對兩邊都有好處是肯定的,但紅軍這邊沒人能做決定——上報吧!
德軍的大喇叭還在唧唧歪歪喊,不過這邊紅軍只顧自己修整戰壕沒人回答,等待上頭的命令。火車站的情況彙報給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