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經驗,老到老掉牙——腦子還停留在單發步槍時代,不過道理還是有那麼一點,至少子彈打完了來不及換彈匣時,工兵鍬會比上了刺刀的突擊步槍好用!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戰壕地步都已經積水——不過這本來就是條下水壕溝改建的戰壕,裡邊的泥水是流動的,還不至於滿起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舒克林的兩個炮位是前邊高後邊低,水也能流走,而其它掩體基本上都加了頂蓋,四周也有泥土的擋牆,這會不能說gan爽,但水也還沒淹進來。
託濟奇抓了一把外邊的泥土,在手裡搓了搓:已經很溼,外邊這雨還有越下越大的趨勢。
大概是考慮到能見度糟糕的問題,格季米納斯山山頂的榴彈炮兵不定時的發‘射’照明彈,在車站街北邊,一個82毫米迫擊炮連也是差不多每隔30秒就往車站南邊空地上空打上一兩發照明彈。
就像黑夜中的明燈,一枚照明彈在空中突然點亮之後,隨著降落傘緩緩下降,很大一塊區域都被照亮,空曠地域能夠看到樹木和廢棄破坦克的‘陰’影,還有那些泥水中的屍體。
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機槍‘射’擊聲!
“進入陣地,德國佬上來了!”
不用軍官們大聲喊,隨著呼嘯的炮彈尖嘯聲傳來,到處都是爆炸!火光中戰士們快速進入各自位置,掩體裡的人開啟那些有些礙手礙腳的帆布和木架子臨時頂蓋!
在爆炸的火光和還沒有熄滅的照明彈光亮下,似乎能夠遠遠看到樹林裡有人,德軍步兵大概在等待炮擊結束就發動衝鋒。
這是德國人的機會,如果今天再不拿下一片城區,那要麼在泥地裡折騰,要麼退回後方的幾個‘交’通樞紐和居民點、兩邊警戒著等待夏天的到來。
雨水澆淋之下,各種直‘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