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婭,明天我們去莫斯科逛街買東西,特別是要給我的卡婭買些漂亮的夏天衣服。呵呵,正愁著有錢沒處花呢!”
林俊哪來的錢?原因很簡單:以前在楚科齊時,安德烈是有錢沒地方花,而且邊疆地區的補貼本來就高,錢都存著,一個二級機械士幾年的積蓄還是比較可觀的,都便宜了林俊。而現在林俊是空軍大尉,雖然還沒領到過工資,但已經去了解過了,軍銜資歷工資加上飛行補貼和其他種種名目的補貼,快相當於3個普通陸軍大尉收入。而在莫斯科,一個陸軍大尉的收入要養活一家三口,雖然不能說很寬裕,但絕對沒問題。而且規定:“蘇聯英雄”的獲得者,要在其固定工資的基礎上再加上100%的額度發放工資,當然這條規定裡不包括其他補貼什麼的。總體加起來,就相當於4個同等軍銜的陸軍大尉收入,林俊都可以歸納到當時“高收入”的群體中了。而且現在的林俊從吃飯到穿衣基本沒花錢的地方,房子是免費的,連汽車都免費,錢——那是絕對的不缺!
。。。
第九章 奶油與蜂蜜
醒來的林俊看著躺在身邊的女人,“多好的女人呀!既有西方女人的豪放,又有東方女人的賢惠品質,林俊呀林俊,你的命真是好!”
武金斯卡婭一睜眼就看到丈夫盯著眼看他,臉就紅了:“安德烈,看什麼呢?”
“看我的卡婭呀!”
“別貧嘴了。”
“呵呵,起床了。太陽都曬屁股啦!還要去莫斯科呢。”
出門該穿什麼、帶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林俊是仔細研究過的:自己就不穿軍裝上街了,免得被人看到一個空軍軍官陪著老婆買東西出閒話,還是便裝的好,上次發的西裝正好還有一套淺色的沒穿過。自己勳章也就不戴了,看著其他軍官在穿軍裝時才戴上,而且一般是在公務時。軍官證和“蘇聯英雄”證要帶上,逛街就不帶槍了。
武金斯卡婭實在是沒其他合適的衣服,也就只能穿軍裝。說實話,三十年代的蘇軍女軍官制服還真是漂亮,特別是穿在武金斯卡婭這樣漂亮女人身上:高筒靴配上收腰的制服,一頂船型帽配上深褐色的長髮,特意收拾了一下的武金斯卡婭讓林俊都看呆了眼。還好,自己老婆沒戴她的“紅旗勳章”,不然實在太扎眼了!
“我的安德烈,這樣穿合適嗎?”武金斯卡婭的話讓陷入思維當機的林俊醒了過來,“挺好,挺好!”
在車庫見到內務部配發嘠斯…2型轎車,輪到武金斯卡婭感覺奇怪了。
“哦,這車是配發的,特別照顧。上車,出發!目標中央百貨商店!”
發動這款最新式“老爺”轎車,林俊是一騎絕塵般的向著莫斯科方向駛去。
這條路林俊只有上次同阿爾希波夫一起學院時走過,但飛行員的職業習慣已經讓他完全記下了路線,到也不怕開錯方向。
1934年蘇聯的汽車普及率還不是非常高,郊區的公路上汽車不多,倒是長能看到一些畜力車。而每當有轎車經過,路邊勞作或趕路的人一般都會打招呼。
“多好的人呀!”
“安德烈,是再說路邊的人嗎?”
“是的,安靜平和的生活就是好!”
“是呀,這裡和楚科齊的環境相比好太多了。安靜平和就是好”
“唉,這種連空氣都浸透著奶油與蜂蜜氣息的時光沒幾年了。”這句話林俊可不敢告訴妻子。
莫斯科的環境建設可以說是歐洲最好的,到了莫斯科的人,才真正感受到莫斯科到處綠樹成蔭,是一座森林城市。
莫斯科作為蘇聯的首都,是歐洲的第二大都會。據俄學者考證,“莫斯科”來源於卡巴爾達語,意為“密林”,因為古代莫斯科河岸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故有此稱謂。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卻又一度被人稱為“沙漠城市”。十月革命勝利後,該市加強綠化工作,市區的空地都種上樹木花草。即使在飢寒交迫的1918年,列寧仍下令嚴禁濫砍濫伐。1930年,全市還開始實施了名為“綠色城市”的城市改建方案。
在莫斯科街頭看綠化,給人的感覺是親切、自然、幽雅與和諧。無論是它的街心花園和公園,還是市內道路兩旁的綠帶,其外貌與佈局都十分自然。
林俊駕車行駛在莫斯科的道路上,看著路旁的樹木花草、看著兩邊的建築和過往行人,“好像一幅油畫,難怪五十年代會有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要是到了夜晚,有著這些林木做伴,和愛人在一起不要太浪漫了,呵呵。”林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