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貫是沒有意見,再說家裡也根本不缺錢,生活條件各方面在蘇聯絕對屬於是最好的,也就同意了林俊的決定。
。。。
第八十四章 “老孔”來訪
林俊的話讓孔祥熙有些難堪,他用的是迴避策略:我並不知道這一情況,因為自己四月時已經踏上訪英的郵輪。
孔祥熙為什麼會來邀請蘇聯“特使”?因為他這次的英國之行真是裝聾作啞、強顏歡笑,肚子裡是憋了一肚子的氣——在港口迎接他們的只不過是英國地一般外‘交’官員,而且堂堂的中華大國行政院副院長被當作三等的一般賓客接待——英國人根本就沒有把他們當回事!這讓他真正體會到“弱國無外‘交’”的滋味。
但這位“孔大院長”還是保持了一顆相對“平和”的心態。從5號一到英國開始,就頻頻召開新聞釋出會、舉辦宴會和酒會,會見和邀請英國政界和工商界的高層人士,“兜售”中國地“復興”計劃,可是種種努力都是收效甚微。而英國這個時期的政治重點是“對付”德國和蘇聯這兩個歐洲的軍事和工業大國——怎樣才能讓這兩個國家保持互相牽制的現狀才是英國的外‘交’重點。
而在亞洲,英國一方面要保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怎樣處理與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分配,還要考慮與日本的關係。而德國和日本還曾向英國方面施壓,不希望英國對中國進行軍事和經濟上的幫助,因為這樣會損害德國和日本在中國的利益。
有了那麼多地“前提”,孔祥熙的舉動在當時註定是徒勞地,但他還一直在“努力”。對於面前這個安德烈所說的蘇聯經濟與軍事援助地事,孔祥熙當然非常清楚:可“老蔣”不發話,他也不能多說什麼。而且雙方的意識形態又有太大的差別。
其實孔祥熙對於眼前的蘇聯“特使”所知甚少,他只是在抵達英國後才瞭解到蘇聯代表團的“副使”是新近才在蘇聯崛起的一顆“新星”,還是著名的戰鬥英雄。而從駐英大使郭泰棋處還了解到:德國代表團是恨不得能把這個安德烈塞進地獄。在西班牙這個安德烈狠狠的扇了德國人地耳光。到了今天晚餐前,他又得知這位“副使”突然成為蘇聯代表團的特使。而更另他驚奇地是:這個安德烈竟然只有24歲!而他最新的官銜是蘇聯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而且他在蘇聯擁有的權利和榮譽絕對可以排進蘇聯領導層的前十位。
“任命這個人的傢伙一定瘋了!”這是孔祥熙的第一想法。“24歲,就是個天才也不能委以如此重要的職位和權利!太年輕了,太年輕!”
但孔祥熙馬上又想到了一個人,一個曾讓他和“老蔣”無比頭疼的人:那人姓林,23歲時就是中國紅軍的軍團長,那時整個紅像樣的軍團——這個人在一年的時間裡就報銷了國民黨的20正規軍。
“這個安德烈不好對付!”
但他為什麼又會親自來發出酒會邀請呢?因為晚餐後陳紹寬向他彙報了一件事:蘇聯代表團和日本代表團在飯店‘門’口對上了,雙方互不相讓,最後日本人在蘇聯人的“強勢”下主動推卻。而蘇聯的年輕“特使”對日本人表現的非常“輕蔑”。甚至是敵視。
陳紹寬的話讓孔祥熙感覺出點味道,而這也讓他想起了來英國前才看到的那份蘇聯大使轉‘交’的檔案:也許蘇維埃俄國會是個盟友。而那個年輕氣盛的蘇聯“特使”正好可以“利用”一下。孔祥熙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要不怎麼也不會向蘇維埃俄國尋求幫助。
對於外‘交’和政治上的經驗和能力,林俊自知不是“老孔”的對手,所以這次“會見”也是一路的“哈哈”——這也符合他現在的身份。
接受明晚參加“酒會”的邀請後,孔祥熙就禮貌的告辭了——反正有事明天也能談,初次見面說的太多反而不好。
“安德烈,現在接受中國人的邀請合適嗎?”伊博斯問。
“既然他們發出了邀請,我們就要接著。還有,我們這次的任務是來觀禮,所以不會做出任何外‘交’上的實質‘性’步驟,這點我們清楚、他們也明白,雙方最多也就是禮節‘性’的拜訪。但你們有沒有感覺出來,他們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向我們發出邀請,就是因為
生在飯店‘門’口的事:他們感覺到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可以斷定,在短時間內中國和日本就會爆發全面的戰爭,而在遠東,日本人也會在近段時間和我們爆發衝突,因為我們絕對不能允許出現日本完全佔領中國的情況出現,這樣對我們太不利了。”
林俊頓了一下,又說:“有件事我可以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