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3 / 4)

小說:蘇聯英雄 作者:蝴蝶的出走

傷害己方土兵,敵人也有可能將未爆炸的手榴彈反投回來。而新式的卵形手榴彈這個問題更突出,我就想到這個解決辦法。”

顯然拉斯洛夫腦子沒多想:木柄手榴彈可是副統帥設計地!

“直線條。”林俊心裡笑了笑,不過這樣的人自己喜歡:不過有點可悲。自己設計木柄手榴彈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是它同卵形手榴彈相比不容易從山坡上滾下來,但還是……

“這個解決辦法”就是眼前的火箭手榴彈,“給木柄手榴彈直接裝上小型火箭發動機,設計成質量和木柄手榴彈相差不大、威力更強勁地全備武器型火箭手榴彈。步兵就有了中輕便、靈活的取捨投擲武器,作戰距離也可近可遠。”

“你用了火箭筒的火箭發動機原理是吧?”林俊把玩著手中這個做工稍顯粗糙“棍子”說。

是地。元帥。這種45毫米火箭手榴彈可手投、發‘射’兩用。不依賴其他器材和裝備。立姿、跪姿、臥姿均可發‘射’;‘操’作方便。全彈質量不到零點七公斤。彈長也就210毫米;‘射’程最大可以達到400米。殺傷威力比我們地木柄手榴彈稍大。因為單體後部沒有殺傷盲區;結構也‘挺’簡單。零件不多。材料工藝也普通。”

為什麼沒有盲區這個道理林俊懂:前世他還有個鐵柄地77…1手榴彈手榴彈當玩具。它就是為了消除木柄部位地殺傷盲區設計出來地。

拉斯洛夫接過林俊手中地手榴彈。繼續介紹:“我給它設計了簡易瞄準裝置。可以進行概略瞄準;發‘射’時基本沒有市狹窄空間和山地、林間環境下使用。可以對付***及隱蔽地敵人;還可根據需要集束製成反坦克手榴彈……”

進過介紹和實物解釋。林俊很快就大略瞭解了這種新式武器地結構和特點:火箭手榴彈全彈由手榴彈頭、發‘射’筒和瞄準蓋三大部分組成。

手榴彈頭由發火件、彈體、火箭發動機等組成。彈頭外殼採用卵形。以改善破片飛散地方向‘性’。為使碎片均勻一致、提高殺傷威力。彈頭由壓有預製刻槽地上下殼體和內部地tnt**組成:如果大批次生產要簡化工藝。預置刻槽都可以省略。彈頭外殼還可以使用目前生產卵形普通手榴彈地模具和流程。

手榴彈發‘射’筒兼有握持手柄地功能。其上設有消焰罩、擊發按鈕、‘操’縱杆、擊發機等部件。勤務攜帶時。手榴彈頭後部連線地引信、發動機部件‘插’入發‘射’筒內。瞄準蓋套在發‘射’筒外部。像一枚手榴彈那樣成為一個整體件。用手投擲時。可將火箭手榴彈整體投向目標;用發‘射’筒發‘射’時。將設有聯結器地瞄準蓋從發‘射’筒後部擰下。裝定在發‘射’筒側壁卡槽內。‘射’手手握髮‘射’筒。透過瞄準蓋後方地瞄具瞄準目標。

扣動擊發按鈕後,火箭發動機將手榴彈頭投送到目標區。

發‘射’筒為一次‘性’使用,用後就丟棄。

因為“兩用”,它配備了兩套發火件:用手投擲時,使用彈頭拉髮式發火件;用發‘射’筒發‘射’時,使用彈底擊發式發火件。

“這種手榴彈地拉髮式發火件的結構和木柄手榴彈類似,但兩者地設定位置不同。”拉斯洛夫拿著它說:“您看,它的拉髮式發火件設在彈頭前端,而我們地木柄手榴彈的拉髮式發火件設在彈頭後部的木柄內。如果是投擲,要先旋下手榴彈頭前端發火件的保護帽,用力拉出拉火繩,銅絲簧摩擦火帽發火引燃發火‘藥’,延期大約3…4秒後就會引爆傳爆管末端的雷管,雷管引爆**使手榴彈爆炸。”

准尉大概是習慣了,就像在部隊時教導新兵那樣仔細和認真,一絲不苟,而林俊也沒有干擾他講解。

“如果用發‘射’筒發‘射’,就使用彈底擊發式發火件。扣動擊發按鈕後,擊板打擊擊針尾部,擊針頭部撞擊火帽發火,火帽點燃傳火‘藥’,傳火‘藥’點燃火箭發動機內的發‘射’‘藥’,發‘射’‘藥’燃燒產生的火‘藥’燃氣從火箭發動機尾部的噴孔噴出,推動火箭手榴彈頭飛離發‘射’筒。(l’小‘說’)”

手榴彈頭和火箭發動機之間設有彈底慣‘性’著發引信,引信由擊發、離心保險、傳爆三大機構和一個防止復位裝置組成。

擊發機構由擊針和雷管等組成;離心保險機構由3個徑向對稱配置的彈簧離心銷組成;傳爆機構由傳爆管殼、‘藥’柱等組成;防止復位裝置的保險簧除起保險作用外,又與滑套一起防止已解脫地離心銷復位。

離心保險機構平時由3個對稱配置的彈簧離心銷卡住擊針。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