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1 / 4)

小說:蘇聯英雄 作者:蝴蝶的出走

盟軍迅猛的打擊把伊朗軍隊打得措手不及,整個軍事行動過程中(按照英國的代號來說就是“y行動”),蘇英軍隊以其出其不意的突然‘性’獲得了軍事上的成功,‘波’斯灣的油田和縱貫伊朗的鐵路已經落入盟國手中。

規模不大的伊朗空軍和海軍已經不復存在,陸軍部隊也被打得七零八散。一邊英印軍隊付出的代價是22人陣亡,42人受傷(可見戰鬥有多麼“‘激’烈”!),而紅軍傷亡加起來不到30個!

8月27日,曼蘇爾首相被禮薩汗免職,新首相下令伊朗武裝部隊停止抵抗。

8月30日。英蘇大使要求伊朗軍隊全面停止抵抗,將除外‘交’人員之外的全體德國僑民一律驅逐出境,伊朗為盟國取道其領土運輸***武器和戰爭物資提供方便。

8月31日,英蘇兩國要求伊朗將德國僑民轉‘交’蘇軍和英軍處置。

到了9月9日。伊朗新首相取得議會的同意,答應了盟國的條件。不過蘇聯個英國等不了慢吞吞地拖延:第二天英國和蘇聯再度向伊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朗在48小時內必須關閉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使館,‘交’出德國僑民,否則盟軍將全面佔領伊朗。

9月16日,英蘇軍隊壓向德黑蘭,伊朗國民議會被迫宣佈禮薩汗遜位。第二天,英國和蘇聯軍隊開入德黑蘭。伊朗境內的德國人全部給抓了起來。其中身體健壯的一半人被蘇聯挑去。送到西伯利亞科雷馬的勞動營,在那裡挖礦;英國人乾地和蘇聯一樣乾脆:另外一半則被英國人流放到澳大利亞。!

禮薩汗退位後,把王位傳給了其21歲的王儲,然後動身離開德黑蘭。廢王一行先經伊斯法罕到阿巴斯港,在那裡登上了一隻‘波’斯船。在上船前。禮薩漢命人挖了一塊‘波’斯泥土,裝進一個小包。然後塞進自己的口袋裡他是回不來了。

這隻船本來準備去南美洲,開到孟買後又決定改去英屬‘毛’裡求斯島。因患晚期動脈硬化,禮薩汗決定去南非檢查,最後於1944年因心臟病發作死在了約翰內斯堡,這個沒有政治預見‘性’的伊朗前國王活了65歲。

1941年9月17日,年輕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議會大廈宣誓就職,從此開始了他艱難曲折的執政生涯(歷史上這個故事的結局和他老子一樣,仍是伊朗國王***海外,客死他鄉。),不過林俊可不像讓他到舒舒服服到1980年才給趕下臺。

去年年底。伊朗與英國和蘇聯簽署了一個三國同盟條約。

在這個條約裡。英蘇兩國明確表示:兩國的軍隊駐紮伊朗“絕不意味著軍事佔領”,同時保證尊重伊朗地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保證在對德戰爭結束6個月之內完全撤出伊朗。此外,伊朗應把全境地一切公路、鐵路、江河、機場、港口、輸油管、電話、電報和無線電設施全部移‘交’給盟軍管理,盟國保證伊朗在將來不被英國和蘇聯瓜分。

不過條約是條約,人類歷史上不執行、不算數的條約估計要比執行了的多得多!英國和蘇聯在其佔領區所採取的措施,按照林俊的說法就是:“不瓜分你,那就是我腦子有問題!”

在英佔區,英國人一方面肅清那裡地德國特務和親德酋長,一方面支援各部落的***活動,以對抗德黑蘭地中央政fu。

在紅軍控制的一邊,紅軍趕走了北方各省的伊朗總督,用傾向自己這邊的伊朗人取而代之,將這些地方完全置於自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控制之下,有點國中之國的味道。林俊和蘇聯統帥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同時支援由伊朗**發展而來的伊朗人民黨在北部地區發展勢力、擴大控制區和影響,為戰後奪權、最終奪取政權創造條件。

到今年初為止,紅軍在伊朗北部共有第402步兵師、第1山地騎兵師、第23騎兵師和兩個摩托化**團。而在伊朗南部和伊拉克的英印部隊則被編為第10軍團,並劃歸中東司令部指揮。

對蘇聯而言,這次行動意義重大:這一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加上蘇聯和伊朗邊境最近處距離巴庫油田不到150公里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現在不僅僅保證了一條國際補給線,還為林俊地中東戰略做了第一步實質‘性’行動。

出於政治原因,禮薩汗保住了‘性’命為了“暖水”,蘇聯和林俊可是什麼都幹得出來地,更不用說蘇聯還有筆“‘波’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又稱吉朗共和國)的老賬沒和他清算。

從前兩年開始,按照林俊地戰略計劃,蘇聯已經在向伊朗西北部的部落地區輸送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