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蘇德戰爭已經進入到“形式上的運動速決戰而實質上的消耗拉鋸戰”階段,明斯克戰役讓兩頭都損失慘重,戰爭地殘酷再次清楚的表明戰爭潛力能否承受得起戰場的消耗、能夠承受多久已經成了決定戰爭勝敗的首要因素!
蘇聯要贏得這場戰爭。那就要在實際動員的力量上強於德國,那樣才能夠在戰場上形成壓倒‘性’地規模優勢。而目前的現實就是如此:蘇聯對戰爭潛力進行的動員高效而徹底!
今天林俊在堆積場偶遇揚克羅夫,40歲的上尉,這反應了一個現實情況:蘇聯已經在動員早就已經復員、步入中年的指揮員。紅軍中已經出現17歲的新兵,上線雖然還沒出現超過30歲的列兵,但實際上50歲以下的成年男人都已經接受了軍事訓練。
如果戰爭還是以這樣一個速度的傷亡進行下去,紅軍中30歲以上地列兵將很快普遍出現。相對於德國。蘇聯走在了前面,至少這會希特勒還沒組織什麼“人民衝鋒隊”。
莫斯科宣傳鼓動部有時候會接到些報告:有些工廠竟然出現‘精’疲力竭的工人累死在機‘床’旁的事情,為了戰爭的勝利,蘇聯人民在竭盡全力,而德國佬這會還在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懲罰營”已經被送上戰場,而德國人還在為莫名可笑的理由把大量的勞動力關進集中營、送進毒氣室今年,紅軍需要以用所有力量構築起來的軍事優勢儘可能的削弱德國戰爭潛力。在德國還沒有完全被動員起來之前就獲得壓倒‘性’地優勢。
德國反映遲鈍。而德**方和資本家,特別是國防軍高層。有時候、有些人對戰敗後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始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企圖在戰爭中為自己也為德國留餘地、留退路,所以他們缺乏一種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的覺悟和勇氣,不願也不敢像蘇聯那樣進行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戰爭動員!
或許說很多德國人根本沒想過會戰敗,而蘇聯人民卻都明白的知道:戰敗就將失去一切!
整個蘇聯只有一個聲音、一種意志,那就是斯大林堅決而徹底的打垮法西斯德國的意志,整個國家正徹徹底底地在執行這個意志,為了這個目的,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