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地虎、虎、虎”訊號都被接收到。但當時監聽員並不知道自己聽到的是一段會“流傳後世“的電文。不過蘇聯監聽員在5分鐘後聽到美國人那份匪夷所思的電文後,珍珠港發生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在他們眼前進行一樣。
日本的奇襲機群會用電臺拍發襲擊戰果,訊號會被早有準備地蘇聯監聽站截獲,雖然距離是那樣遙遠,但在監聽員看來似乎就像是在家‘門’口的一場戰鬥。
檀香山發出的明碼電文也不少。顯然珍珠港這會是一片‘混’‘亂’,似乎所有人都在用明碼:美國人已經慌了手腳。
這會第一攻擊‘波’應該已經差不多結束,但林俊的晚餐還要繼續他在等第二攻擊‘波’。他還把一張早就從總參拿來的夏威夷群島和珍珠港的旅遊地圖,讓古謝夫從自己的‘抽’屜裡拿出來掛在邊上地黑板上,晚餐成了非正式地“觀戰討論大會”。
晚餐氣氛從高深莫測變成了輕鬆、愉悅。
淵田美津雄座機這會正在珍珠港上空統計他和部下的第一輪戰果,很快莫斯科就會和南雲地攻擊艦隊、山本五十六的支援艦隊同時得知美國人到底損失了多少。
林俊也在等。莫斯科會把訊息第一時間通知自己,不過顯然這要比那句“不是演習”稍微慢點電文要稍微長些。
等待,不過房間裡所有人都是以一種輕鬆的心態在等待,美國人到底損失了多少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日本人已經動手了。晚餐吃完,兩個參謀動手,給所有人拿來了咖啡和茶。
外邊的同志們並不知道副統帥的辦公室裡這頓晚餐為什麼會吃這麼長時間。這樣的情況以前沒有出現過:大概是在商討作戰部署至少方面軍和城防司令部的參謀長們是這麼想的。
在遙遠的珍珠港上空。8點50分,日軍第二‘波’攻擊指揮官下攻擊令。8點54分第二‘波’攻擊開始,54架轟炸機和78架俯衝轟炸機進行攻擊,36架戰鬥機保護制空權。
9點整,在珍珠港的一艘荷蘭遠洋輪成了第一個參加太平洋戰爭的美軍同盟者,而在這時,林俊辦公室的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日本人第一‘波’攻擊的攻擊效果出來了。
“元帥,看來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將無法同日本海軍有效地爭奪對太平洋的控制權。”
崔可夫在聽完電文內容後說。
“日本人這會的第二攻擊‘波’也快到了。”林俊輕鬆地說道:這點所有人都明白,因為蘇聯這會也有航母,艦隊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艦載機都升空,“美國人會很快重新積蓄力量,它巨大的戰爭潛力會讓它用不了多久就重新佔據戰爭的主導權。不過接下來幾個月。美國人還是老老實實的等著捱揍吧。”
“我認為日本並不會對夏威夷進行登陸作戰,那不符合它***開戰的最終利益。”
林俊對朱可夫點點頭:“轟炸珍珠港不過是牽制手段,這回派出去地日本艦隊在太平洋上應該還有另外一支,現在它們應該已經在南洋了。”
林俊說的東西如果換成一般的歐洲軍官,有可能一下子難以理解,因為歐洲軍官一般只會盯著歐洲,熟悉亞太環境的人不多。但房間裡的同志們都能理解南洋。日本戰爭機器的生命線,攻擊珍珠港不過是讓美國失去同自己爭奪海上利益的發言權,在美國人緩過氣來前佔領日本所需要地區域和急需的戰略資源。
繼續等待。辦公室裡的氣氛有點像林俊前世在電視機前看“911”地直播一樣,捎帶點看熱鬧的態度。然後同戰友一道閒聊、猜測美國人下一步地動作會如何。
林俊有點不明白,也是將來會讓世界上很多人搞不清楚的事:也許今後林俊要是有機會可以問問美國的領導人:到底是“‘陰’謀”呢還是美軍的備戰意識處在街角醉漢的水平?
襲擊前美軍向珍珠港突然調派大量地醫‘藥’物資和醫護人員,並在襲擊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進行戰備值班不過著戰備值班也值得夠盡力的!
一些不合常理的軍事調動,在襲擊前美軍將一些戰鬥機分散到偏遠的小機場(這有理,但似乎做的還不夠)。重要地是留在主機場的飛機則空著機庫不用,整整齊齊擺在跑道上,達到“一個瞎眼猴子,隨隨便便扔個手榴彈都能把飛機全炸了!”的密度,命令的原因是集中起來容易防止有人破壞。
在襲擊結束後,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將擊沉的軍艦打撈出水。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修理好,並且進行了改裝,使這些軍艦地戰鬥力上升到新地水平美軍造船實力雄厚,但軍艦的改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