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兩國的利益範圍將大體上以那累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散河一線為界。
締約雙方的利益是否需要維持一個**的‘波’蘭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的邊界應如何劃定的問題。只有在今後政治局勢的發展中方能予以明確規定。
在任何情況下,兩國政fu都將以友好的諒解來解決這個問題。
蘇聯還得到了在‘波’羅的海東岸自由行動的權利,而這點說明德國預設了蘇聯對卡累利阿地峽的領土要求。
在東南歐,蘇聯在比薩拉比亞(蘇聯在1919益,而德國人宣佈他們對這一地區沒有利害關係。
最後一點是裡賓特洛甫以後是會後悔的,羅馬尼亞這個將來的同盟者顯然會懷恨在心。
在接受了斯大林和伏羅希諾夫、加里寧、***的祝賀後,林俊詳細的闡述了對日戰略構思,讓外‘交’人民委員同志儘快敲定同日本的停戰協定。這點難度不大,日本人也急得很。
“斯大林同志,我要儘快前往烏克蘭。”林俊再次請戰。
“安德烈,總參謀部已經開始著手製定向西進軍的方案,一旦德國進攻‘波’蘭,在德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後我們就將解放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
說話的是伏羅希諾夫,要是這點他都還沒安排好,這個國防人民委員就算白當了。
林俊把一份關於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問題的詳細報告‘交’到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手中:拿下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在軍事上根本不是問題,最大的麻煩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穩定這部分被‘波’蘭佔據多年的土地的局勢。
搞政治沒有殺心可不行,報告裡詳細列出的一條條方案很多都是要人命的。林俊倒還做不出卡廷森林裡發生的那一幕的建議,但如果不先期做出準備,真等到了要解決上萬‘波’蘭軍官的問題時,林俊有可能會第一個成為行動總指揮,至少他懂得怎樣讓上萬人徹底從世界上消失而不留痕跡。
“所有非俄國裔居民全部進行甄別,俘獲的‘波’蘭軍官進
後,適合改造的資產階級軍官與其家屬全部分散遷往安德烈。你這招應該行得通。那些專業知識份子開發西伯利亞我們用地上(‘波’蘭軍官入伍前都是專業知識分子,‘波’蘭特‘色’。)。”
伏羅希諾夫同意林俊地方案,但是國防人民委員同志顯然還有要補充的:“那些頑固的資產階級怎麼辦?”
“第二頁上有。危險份子就地解決,其他地全部驅逐出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就送給讓希特勒去頭疼吧。”
希特勒在39年對佔領的‘波’蘭還不算太苛刻,這是唯一不::德準則的解決辦法,既能保住那些人的命,還能免除日後讓人頭疼的穩定問題。歷史上39年41年在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波’蘭人可沒怎麼分。但這麼點人以分散安置到西伯利亞就鬧不出名堂了,還能發揮這些人的特長。
林俊有一點沒有在檔案中闡述,也不適合在目前提出來:等到將來某一天徹底將包括‘波’蘭地東歐“洗牌”完畢,這部分人願意回老家的隨便。倒時整個東歐甚至更大範圍內都是***主義社會,這些人不可能鬧出什麼麻煩,他們會適應新社會的。
關於驅逐的問題,林俊的記憶裡蘇聯在‘波’蘭就是這樣乾的,效果非常好。那邊的德國人也沒為難那些人,這至少比在卡廷森林捱上一槍來的好。
說實話,不採用這些方法林俊想不出更好地解決辦法,要是完全按著所謂的道德準則來。那些人將會是大麻煩——指望這些人不給自己搗‘亂’?那是白痴做夢!
“也許全部槍斃才真的才是是最方便的最安全徹底地解決辦法。”林俊心中是有些無奈,但也不得不承認全部解決才是最徹底乾淨的辦法。
斯大林也看了林俊地方案。他對於細節問題並不關注,那是具體實施者需要關心的問題,倒是報告的標題很得他的心意:“解放進軍!好!同志們,一旦採取行動,這次軍事行動就命名為解放進軍!”
這個標題當然會讓斯大林高興,這可是後世蘇維埃人常常提到的名詞,林俊也是故意這麼寫的。
“我已經給西部幾個軍區所屬所有集團軍下達了隨時準備解放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和比薩拉比亞的命令,只要德國進攻得手我們這邊就行動。安德烈,我想任命你為解放進軍的總指揮。”
“啪”的一個立正:“是,斯大林同志!我很高興能擔任這個職務。”這個職位林俊是太想要了,對於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
“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