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10架煉油廠將‘交’給那03sb…2點狀目標將是彼…2們的盛宴。
為了一次‘性’給兩架大型煉油廠毀滅‘性’的打擊,日丹諾夫讓每架彼裝載了四噸炸彈,兩百噸高爆炸彈將傾斜在這兩個“高度危險”的大型目標頭上,只要不出現大的意外,那兩家煉油廠起碼要停產十個月以上——一次‘性’解決問題,能炸多爛就炸多爛!
、、、、、
“指揮員同志,距離一號目標三十公里,目標上空沒有羅馬尼亞戰鬥機,我們將於七點31分進入投彈點!”
耳機裡傳來拉斯科娃大尉清脆的聲音,“明白,進入轟炸航線。”
“還有一分鐘莫斯科就將廣播。”日丹諾夫腦子裡閃了一下,“報務員,向莫斯科發報,暴風雪!”
遠端電臺發出的電‘波’瞬間越過千山萬水,在莫斯科國防委員會的伏羅希諾夫和敖德薩的林俊幾乎同時收到三次“暴風雪”的訊號,他們一直守在遠端電臺前。
“暴風雪”,林俊愛駒的名字,也是約定的這次突襲成功的訊號。在報務員喊出“暴風雪”的一刻,林俊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成功了!”
林俊清楚第一批炸彈將在幾分鐘後就投下,時間剛剛好,說明這次冒險的第一步已經成功,德國人和羅馬尼亞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在廣袤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區上空,各個大編隊地指揮員幾乎同時打破了無線電靜默:“按照原定計劃。各分隊進入攻擊航線!”
七點25分,三個不同空域的龐大編隊散開,
模相對龐大的編隊直撲各煉油廠。
格林卡也打破了無線電靜默:“米格各分隊注意,密切注意空中情況,一旦發現敵機立刻擊落!”
七點30分,炸彈艙艙‘門’已經開啟,領航轟炸員拉斯科娃貼在轟炸瞄準具上,煉油廠出現在視野中。緊緊地將中心十字對準煉油廠中心線。
“穩住!穩住!投彈!”右手大拇指按下了投彈鈕。八枚和二十枚100斤高爆彈黑乎乎的落下。彼…8像扔掉了體內的一個大包袱,猛的向上升了一段。在領航機的身後,機群接連著投下鋪天蓋地一般地炸彈,代表死亡地炸彈晃晃悠悠地落向下面的煉油廠。
羅馬尼亞人的防空高炮這時才開火,但並沒有形成足夠的攔截網,它們的反映太慢了,誰能想到蘇聯人這會會來轟炸?——最終的出擊計劃裡。林俊把水平轟炸高度定在3500米。這是小口徑高炮幾乎無能為力的高度,大口徑高炮羅馬尼亞人又不多,在轟炸機數量足夠地情況下,林俊還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方式。
“兩點鐘方向,羅馬尼亞戰鬥機!高度3000”正嚴密注視空中情況的格林卡發現遠處出現幾架戰鬥機,對著通話器大喊:那隻能是羅馬尼亞前來攔截的飛機,可能是從布加勒斯特附近機場趕過來的,羅馬尼亞的對空監視網已經發現空中巨大的編隊有一會了!“一中隊跟我來。小分隊為單位攻擊。不能讓他們靠近轟炸機!”
說完一擺‘操’縱杆,24架米格3像一群惡狼一般撲向目標——羅馬尼亞飛機最多五六架,還不夠自己塞牙的。
格林卡並沒有迎頭靠近。而是拉了點高度,因為隨著距離地接近,他已經發現那些是上單翼地p24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