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俊在會議開始前找到了斯大林,在介紹了昨晚先期會議的情況後,說出了昨晚自己和費科奇諾夫談論的計劃,斯大林對此非常看重。
“德國的經濟戰略專家很早就指出一旦發生戰爭,對原油進口的嚴重依賴將是制約德***事行動的一個關鍵瓶頸。在38年德國人提出的“凱琳大廈計劃”裡就有要求1944年初標,但希特勒顯然等不到這個時間。我們估計他的戰略是先透過儲備打響戰爭,然後在戰爭中解決石油來源,顯然希特勒的這個計劃很冒險。”林俊系統的複述著情報獲得的資料。
“安德烈,現在我們對德國的石油出口一年有多少?”斯大林問。
“去年65萬噸左右,大概從羅馬尼亞進口了
“軍事會議後政治局再開次會,看看能不能立刻停止對德國的石油出口。”
。。。
第二百八十五章 陰招,夠狠!
在巴爾幹,義大利人乾的慘不忍睹,在非洲更是一敗塗地:去年九月開始。為搶奪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義大利分兩路進軍。一路從利比亞沿地中海岸進‘逼’埃及,一路於7月初從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出發,西攻蘇丹和南攻肯亞。l'到9中旬為止,意軍已佔領了東非肯亞的部分地區和英屬索馬利亞全境,西部進抵蘇丹邊境。
在北非,意軍企圖佔領埃及重要軍港亞歷山大和蘇伊士運河,於9月13日越過利比亞—埃及邊界。侵佔埃及薩盧姆;16日佔領西迪巴拉尼但是很快,這個盟友又變得軟弱無力,魯道福…格拉齊~奇博爾德…韋維爾臨時上將指揮的英聯邦軍隊趕回了利~
希特勒已經感覺到更大的危機,如果任憑英國人在北非追著義大利人窮追猛打,軸心國有可能失去整個北非,這對於第三帝國地整體戰略來說是災難‘性’的。希特勒再次意識到應當出面幫助義大利這個不可靠的盟友擺脫困境——每次都是自己先挑起爭端、每次又都打敗仗,義大利人簡直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精’神”的活廣告!
想到那個可笑的盟友,希特勒氣都不打一處來:第四次、這都已經是第四次了!
哪四次?第一次在西班牙。義大利的“‘精’銳”干涉軍讓國際縱隊打得鬼哭狼嚎。在法國被戰敗的法軍追的滿山跑,現在輪到在北非和希臘上演相同地一幕。
“墨索里尼,你什麼時候腦子才會變得聰明些!”狂妄、沒有自知之明地義大利統治者都快讓希特勒發狂——攤上這麼個可笑又自大的盟友。對第三帝國而言不知是幸運還是可悲。
希特勒已經開始‘精’心策劃對蘇聯的進攻,戰略重點開始隱蔽地向東線轉移,在這關鍵時刻,墨索里尼再次表現出了他“作為一個盟友的充分價值”:不打招呼的進攻為的是掙回在法國丟得一乾二淨的面子,結果是導致巴爾幹形勢有可能發生鉅變——雖然周邊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加入了柏林…羅馬軸心,保加利亞也已經同意德軍進駐的義大利軍隊接連敗於希臘人之手。
希特勒原有的想法是要希臘同義大利停火,但英國人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希臘,估計不遠的將來英軍有可能以希臘盟友的身份大規模進駐巴爾幹,這會對德國的側翼造成嚴重的威脅——墨索里尼這是‘逼’著希特勒在做進攻蘇聯準備的關口出兵巴爾幹。
要不是顧全大局,希特勒都會有宰了墨索里尼的念頭!
不像那個一天到晚做著重建羅馬帝國光輝夢的胖子,希特勒做什麼都基本能把
雨綢繆,雖然自己的算盤老被盟友的冒失行動搞得手希特勒的大腦裡已經構建出一副如何解決希臘問題的方案——德軍需要從保加利亞出兵,而不是從義大利控制的阿爾巴尼亞,不去同正在和義大利人‘激’烈‘交’戰希臘軍隊主力硬拼,而是藉助自身戰鬥力極強的山地部隊,突破希臘同保加利亞之間的梅塔克薩斯防線。
梅塔克薩斯防線是以希臘總理揚尼斯…梅塔克薩斯防線,被稱為“世界上最雄偉的防禦工事之一”,坐落在馬其頓的高山上。它將許多地形險要的山峰和關隘連線在一起,是希臘在老對頭保加利亞邊境以南構築的一道堅固屏障。
對於保加利亞人而言,要穿過那條堅固的防線,難度不亞於讓一頭駱駝穿過針眼。但德軍的山地步兵不是保加利亞人,他們有這個能力。但為什麼希特勒不打算讓部隊從阿爾巴尼亞出擊?那需要進行一次遙遠的戰略調動,部隊需要穿過半個歐洲,從義大利渡海後才能抵達阿爾巴尼亞,而他手頭為準備進攻蘇聯新組建的幾個山地師已經在訓練,為的就是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