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在江省、設在廳積案偵查處。
剛辭職不到一個月的韓大處長。居然搖身一變為公大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站長。沒提行政級別,只有兩份聘書、一套胸徽和警號以及一本嶄新的警官證,讓三人代為轉交。
江慧如暈乎乎的走出會議室,一鑽進警車就迫不及待地翻開警官證,姓名、性別和出生日期不用看,注意力全集中在單位、職務和警銜上。
單位是公大,職務是公大公安學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站長,仍然是行政三級警監,她越想越糊塗。放下警官證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夏處長,站長什麼級別?”
“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系統內有這職務。”
“你說處長知道這些嗎?”
夏莫青抱著雙臂笑道:“事先肯定溝透過,處長太厲害了,先把生薑送到公大,然後再辭職,再受聘為公大教授,一下子變成公直人員,跟省裡沒任何關係。”
張祥禁不住笑道:“口風太嚴了。把我們全矇在鼓裡,等會兒一定要讓他給個說法。”
“不對,”江慧如舉起胸徽,一臉不可思議地說:“看見沒。公安部,不是公直!”
警察衣服左邊是數字警號,右邊是胸徽。
地方公安的胸徽是省份名稱。公安部和公安部直屬單位的胸徽分別是“公安部”和“公直”。行業警察的胸徽是行業名稱,比如“海偵”(海關緝私警察)、“航空”(民航公安)、“交通”(交通部門警察。不是交警)、“鐵道”(鐵路公安)、“森林”(林業公安),臂章小字是“公安”。警號是六位數 。
公安部長警號000001,江省公安廳長也是000001,其它省廳一把手同樣是000001。所以想知道一個警察是哪個單位的,不僅要看警號,而且要結合胸徽。
公大和公安報社一樣屬於直屬部門,韓均作為公大教授應該是“公直”胸徽,可她手中卻是公安部機關的“公安部”胸徽,警號雖然不靠前,但非常有意義,居然是000801。
張祥沉吟道:“可能是為了辦案方便。”
夏莫青深以為然,接過胸徽笑道:“處長現在不但是公大教授,還是部聘刑偵專家。要帶研究生,也要辦案,有公安部胸徽和警號要方便得多。”
江慧如一臉苦笑著問:“這麼說處長現在是部裡的人?”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好事!”
三人趕到西山別墅,韓教授剛送瑤瑤上學回來,正穿著一身工作服在情理花園雜草。
聽完三人介紹,翻看了一下聘書,隨手放到一邊,若無其事地笑道:“你們誤會了,這不是升官,更不是變相調動。而是他們為了讓我繼續幫著破案,繼續幫著培訓具有發散性思維的偵查員,才給我特別準備的幾個兼職。沒編制,沒行政級別,這個站長更不是什麼行政職務,我依然是老百姓一個。”
“可您有警官證,有胸徽警號。”
“榮譽警察聽說過嗎,這個警官證和警號,跟榮譽警察稱號差不多。現實比小說更玄幻,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公安系統怪事多著呢,全國至少有幾千個沒編制的警察,我只是其中之一。”
他並沒有開玩笑,穿著警服的不一定全是警察。
光江省公安系統就有上千名事業編制警察,北河省有一個市更離譜兒,很多警察不僅不是公務員,連事業編制都沒有。
他們全有轉幹手續,全部參加並透過了公務員考試,但在當年實行公務員法時,中間有個過渡階段。因為編制有限,各單位又超編,沒能讓他們入警。
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們分佈在派出所、交警隊、刑警隊等不同部門,從警幾十努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少人已擔任分局局長、刑警隊長、派出所指導員等領導職務,但職務任命是市委政法委發文決定的,沒透過組織部門,所以組織部門不承認他們是副科級幹部,更不承認他們是公務員。
人家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當不成公務員,要上訪,要找上級機關解決。他恰恰相反,是不願意當公職人員,不願意當國家幹部。
江慧如徹底服了,坐到太陽傘下問:“這個博士後流動站怎麼搞?今天在會上就宣佈一下,趙廳長、部領導和公大領導沒提接下來需要我們做什麼。”
韓均想了想,搖頭笑道:“人家好不容易申請一個流動站,能真設在江城?估計跟國際刑警組織江省聯絡處差不多,就在這兒掛一個塊牌子,具體工作還在bj開展。讓我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