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凌辰從曙光之城中回來,現在形勢發展得很好,本國人民向來刻苦勤勞,在世界是排上名號的,東方文化雖然諸多缺陷,但至少教育民眾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上是一個很好的傳統,才能讓亞洲國家透過內部積累完成工業化。
有了曙光之城為核心的電子政務,效率還有政——治的清明都是上了一個臺階,而且曙光之城作為變異的伺服器,還有量子級別的計算力,在凌辰原本的世界,他就開始了新的體——制改革,將民眾完全囊括在內,只是由於劫難,讓他的變革無疾而終,他當然不會放棄,現在大事已定,他當然要繼續之前的變革。
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在他控制的地盤內,他推動了以貢獻度為分配基礎,藉助高度精準的民眾需求分析,和發達的物質生產,靠大量廉價的初級智慧機器人,來進行了新的改革,讓民眾的生產力開始有了飛躍時的變革。
對凌辰來說,現在的本國,還有大量浪費效率的地方,比如學生受到的教育往往在未來工作中只能用到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的人受到的教育白白浪費,最後只能做一些簡單重複工作,這是對人類天賦頭腦的極大犯——罪,諸如收銀,清潔,餐飲,服裝這些簡單重複勞動工作,佔據了龐大的人手,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機器來完成。
人類最大的價值在於大腦,現在凌辰收集他們產生的精神力,是價值的一個體現,但在物質創造上,大多數人的腦力都被浪費了。
歸根到底,是在於普通人難以有足夠的資訊。足夠的性格特質,讓他們做出較為恰當的選擇,往往在走了無數彎路之後。才找到定位,或者說墮落下去。
不過現在。智慧機器人的技術難以發展,畢竟這個本源世界,物質規則過分強大,許多地方想要做出進步,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時間。凌辰原本的技術積累,也只能做到目前的程度,不過他還是會繼續自己之前的改革,因為核心要素。曙光之城已經具備,而且比之前,還要強大了十倍。
凌辰實際上對計——劃經濟更加偏好,因為這實在是一個美好的理論產物,一切物質按照需求來生產,不浪費,有計劃,不造成環境過重負擔,避免人類個體自身的盲目,能保證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
但有極大缺陷。在新世紀,國家不能拋棄計劃的成分,只能和市場互為補充。計劃體制的最大弊端。就是抹殺人的積極性,因為什麼都是計劃好的,也就沒有了改進的動力,根本上來講,是抹殺了優勝劣汰的選擇過程,市場選擇就是消費者在選擇,只有消費者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這個需求分析不是計劃體制能解決的。
凌辰能有底氣進行改革,將所有人囊括在內。安排他們的工作鉅細,靠的就是能夠透過虛擬世界精準把握人的需求。然後將這些需求統一分析,來進行生產安排。管好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他需要擠壓出最大的人力和智力資源,來攀登科技樹,來製造武力,捍衛他的安全,對將來出現的敵人進行準備。
實際上每次軍事戰爭,都要進行管制,人類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凌辰不過是準備將它常態化,同時又不能違揹人的天性,否則也不利於科技進步。
在普通人看來,科技進步的目的是為了人類幸福,但在凌辰看來,讓人類幸福的目的,是為了最大化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技術進步,苦大仇深可能一時有動力,但不能成為常態,人只有在幸福狀態下,最有可能做出技術進步,歐洲最初科學發展時,是貴族階層推動的,也只有富有的人才有資本和精力從事科學研究,這是很正常的道理。
凌辰看了看最近的進度,全國資訊化的初步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事情,他還要慢慢等待,畢竟技術的發展不是一時一刻的。不過他很相信本國民眾的創造力,在上層建築已經有了牢固保障,不會有冤獄,不會莫名地失去的人生自由,剩下的只要逐步進行改革就行了,畢竟這不是他的世界,不能過分急躁,以免流出漏洞。
他第一個要梳理的行業,自然是科技行業,本國有許多行業都需要慢慢梳理,但他最關心當然是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行業。
整理科技行業是第一要務,不得不說,雖然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本國有了完備的工業,但在尖端程度上,由於是和世界上所有發達的國家一起比較,還有很多行業都落在後面,缺少一種領先的階段,而且先進技術,往往被封鎖,或者由於一種莫名的原因,本國科研總是坑爹的專案居多,剽竊,複製,賣論文成了常態。
說到就到,凌辰第一時間命令已經掌握了政局的分體們,開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