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夫沒有任何辦法,只好大大縮短了學習時間,草草結束了這期訓練班,然後將這幾十號人派往甘肅、福建、北京、南京等地工作。
這些學生到各地後,依然有很多人同情共產黨,積極參加大革命運動,為國民革命作出了貢獻。
當然,也有一些人在陳果夫###教育的薰陶下,成為頑固的###分子,後來,在蔣介石背叛革命、###清黨的逆流中,成為國民黨右派骨幹。
這期學生畢業後,陳果夫的黨政訓練所也就無法繼續開辦下去了,只好在長吁短嘆中黯然收場。
txt小說上傳分享
遷都之爭(1)
1925至1926年上半年,國民革命的力量得到迅速發展,廣大工農群眾和愛國人民,迫切要求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以結束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陳果夫、陳立夫也主張北伐,而且革命言詞激烈,實際上他們抱有透過北伐,進一步擴大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權勢的野心。
1926年7月4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性質和意義,宣佈“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實為和平統一之障礙,為革命勢力之仇敵”,因此,北伐就是要打倒帝國主義及賣國軍閥。
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舉行誓師大會,北伐戰爭正式開始。
北伐戰爭開始後,在廣大人民的支援下,不到半年,國民革命軍就消滅了數倍於己的吳佩孚、孫傳芳的北洋軍隊,革命勢力席捲大半個中國,震撼了帝國主義及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使全國形勢由原來的北洋軍閥一統天下、革命勢力偏居一隅的局面,轉為國民黨領導的南方勢力與奉系軍閥北方統治南北對峙的態勢,軍閥勢力已是江河日下。
在大好的革命形勢下,帝國主義加強了對中國革命的干涉,他們開始在革命勢力內部尋找代理人,這就使革命統一戰線發生分化,其內部的鬥爭也日趨激烈。
矛盾首先在遷都問題上爆發出來。
當北伐軍攻克武昌、南昌,佔領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後,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從廣州遷往武漢就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此時,蔣介石也力主遷都武漢。
基於這種情況,1926年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召開政治會議,決定遷都武漢。
但後來,蔣介石看到兩湖地區工農運動日益高漲,革命出現生機勃勃的局面,便考慮在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共同掌握武漢革命政權的情況下,他的各種反革命陰謀是難以實現的。
因此,蔣介石便一反前言,提出遷都南昌,反對遷都武漢的主張。
這時,陳果夫剛從上海秘密來到南昌,與其弟陳立夫一起,不離蔣介石的左右,他們與張群、張靜江等右派抱成一團,積極為蔣介石###出謀劃策。
他們極力贊成蔣介石遷都南昌的主張,併為其大造輿論。
為了幫助蔣介石擴充勢力,二陳以各種辦法,將一些擁護蔣介石的人拉進國民黨內。
如1927年2月,陳果夫介紹陳布雷加入國民黨,陳布雷即為蔣介石起草了《告黃埔同學書》,為蔣的派系鬥爭服務。
隨後,陳果夫又介紹潘公展加入國民黨,並將潘與陳布雷派往上海,為遷都南昌、反對共產黨製造輿論。
當時,共產黨員蔣先雲也在陳立夫手下的秘書處工作,蔣先雲是黃埔一期學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才,由於是共產黨員,陳立夫總是千方百計排擠他。
蔣先雲也不肯讓步,每天晚上,二人同睡一室,總是就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誰優誰劣進行爭論。
後來,陳立夫竟直接向蔣介石彙報,誣蔣先雲偷竊檔案,引起蔣介石注意。
不久,蔣介石免掉蔣先雲機要秘書的職務。
二陳兄弟還分析了全國的革命形勢及南昌在全國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併為蔣介石描繪了一幅發動反革命政變、一統天下的“美好”前景。
他們認為,南昌雖然地理位置較為中心,但經濟並不發達,政治上也難以號召國人,將來發動政變應在經濟發達的上海,而南昌只能是目前反對遷都武漢的一個籌碼,遷都南昌也只是權宜之計。
二陳描繪的藍圖果然吸引了蔣介石,他要二陳將注意力放在上海,為將來在上海發動政變作準備。
有了蔣介石的旨意,二陳便加緊在上海進行政變的準備。
他們代蔣密電上海,要陳布雷、潘公展、虞洽卿一起秘密到南昌見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