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便利交通,創造良好環境。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紀曉嵐故居景點。
● 遊客語錄
一位山西口音的遊客(溜達了一圈,難以置信地):名氣這麼大的一個人,居然住面積這麼小的一間房?
一位湖南口音的遊客(站在門口,做探尋狀):要買門票嗎?不要錢的話,咱還真想進來看看,要錢就算了。
一位四川口音的遊客(一進來就在大廳四處急切地尋找):菸袋呢?菸袋呢?那隻大煙袋擱在哪兒啦?
一位南方口音的遊客(在紀曉嵐畫像前):紀曉嵐怎麼這麼瘦啊,也難怪,清官麼,胖的那是和���
一位東北口音的遊客(在紀曉嵐雕塑前動情地高呼):紀大學士,我們看你來啦!
一位陝西口音的遊客:原來紀曉嵐不帥,電視上是假的!
● 政府聲音
一個〃彎〃保了好幾處文物
●馬成(宣武區政府新聞中心工作人員)
當年,宣武區決定花大代價讓兩廣路拐彎,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兩廣路一線,紀曉嵐故居是一處重點保護文物,除此之外還有三處,分別是虎坊橋十字路口西南角的京華印書局舊址、紀宅東邊的德壽堂舊址和珠市口附近的基督教堂。出於對這一系列重點文物保護的綜合考慮,兩廣路不惜在這裡拐了個彎。
● 地理與人
紀曉嵐(1724~1805),名昀,字曉嵐。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獻縣)人。生於士大夫家庭,其祖上在明永樂二年作為充實北方的大戶,從南京遷來獻縣。為清乾嘉時期的大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總纂《四庫全書》和撰著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聞名於世,後者以其故居內書齋命名,是其晚年追錄見聞之作,文字質樸、簡約,有魏晉之風,是明清筆記小品中較著名的一部。
● 地名溯源
紀曉嵐故居:位於珠市口西大街241號,佔地570平方米,清式磚木結構,基本上屬於兩進四合院的建築格局。坐北朝南,臨街大門為硬山頂吉祥如意式門樓,位於整個住宅的東南角。與大門洞相連線的西側南房為四間開門〃倒座〃,是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故居內設有展室,陳列當年紀曉嵐曾用過的器物、詩文墨跡和閱微草堂中紀曉嵐的舊物等,並對紀曉嵐當年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和晚年所作的《閱微草堂筆記》有詳細介紹。據滄州王敏之先生考證,紀曉嵐在這所故宅居住的時間分為兩個階段,前期(11歲到39歲)約計29年,後期(48歲到82歲)約計35年,前後共長達60餘年。
。 想看書來
晚清文人理想曾在這裡激盪
龔自珍故居位於宣南上斜街,在龔自珍搬走以後就成了番禺會館。在宣南一帶,各地會館眾多,每到三年一次的會試,由四面八方彙集而來的舉子便在此駐足,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帶來了文化的融合,讓宣南一帶形成了獨特計程車子文化,也湧現了一大批文化名人。
昔日故居曾是士子聚集之地
在方方正正的老北京,叫斜街的竟也有不少。據說斜街的形成與關廂有關,在城門外關廂的沿道兩旁,總有著各種各樣做買賣的攤檔,趕熱鬧的人們抄近道前去,久而久之斜街就在人們的腳下愉快地悄然而生。宣武門外的上斜街寬約3米,街道兩旁是連成片的房子,龔自珍故居就在上斜街50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老屋牆上不見青磚
這裡原來就是故居的大門,但現在已被封死,還蓋了一間房子。
虧得有門牌,否則任人怎樣辨認恐怕終究也會錯過這不起眼的龔自珍故居。從門前臺階上去,東西走向並排站著兩幢坐北朝南的老房子。雖然臨街,卻是門朝裡,牆朝外,房子中間的一條狹長過道直接通往院子裡面。這兩幢老屋的牆已不見青磚,不知何時粉上了厚厚的石灰,上面還有些小孩子刻刻畫畫的字跡。往裡去,空間很緊張。一大片摩肩接踵、高低不平的屋子,有紅磚砌成的,也有簡單搭建的棚子,這些房子將一條連通前後南北的通道擠得只有1米來寬。聽這裡的老人講,它們都是在原來院子和後花園的基礎上蓋起來的。
據介紹,北面原本有個大門,是兩扇紫紅色的木門。現在,門已經被封上了,向外伸出1米多後做了住房。而院子南面的後花園和戲臺、假山、亭子也都在20世紀60年代〃破四舊〃時消失了。與兩幢北房相呼應的西廂房已被隔出了50號院,剩下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