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退休歸國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都成天“自畏恐誅”。河東守尉每次來絳縣巡視時,他都以為是衝著自己來的,神經兮兮地身披鎧甲,令家丁手持兵器與守尉相見,生怕一不小心被人家逮個措手不及,拿下法辦。
他這種草木皆兵的惶恐,再次印證了惠帝諸子之冤,同時也使他看上去更像是要謀反。
於是麻煩真的便來了。有人以周勃退休後的表現向朝廷報告,說他有謀反的嫌疑。
原本對他就不放心的文帝將信將疑,責令廷尉(朝廷最高司法長官,位列九卿)逮捕查辦。
當獄吏氣勢洶洶地出現在他家門口時,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竟然驚恐萬分,一時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獄吏對他也不客氣,話語間多有侵辱,嚇得他方寸更亂,趕緊從家中取出千斤金,好言好語殷勤賄賂,竭盡諂媚恭維之能事。
獄吏收了好處,便轉而想辦法來幫他解脫,在書寫公文的木牘背面寫了幾個字給他看:“以公主為證”。
經獄吏這麼一點化,周勃才恍然大悟。他的長子周勝之娶了文帝的公主為妻,如果她出面證明周勃的清白,無疑是最具說服力的。
此外,周勃曾經把文帝賞賜的5千斤金全部貢獻給了帝舅薄昭,這回終於發揮作用了。薄昭知道周勃有難後,便進宮去找姐姐薄太后幫忙。
薄太后也不相信周勃會謀反,便在第二天找到文帝,對他說:周勃當初平息諸呂之亂時,手提傳國玉璽,親領京城的衛戍部隊(北軍),那時候他都沒有謀反,如今屈居一個小縣,如何會反?
西漢王朝的皇帝們都比較怵太后。這個傳統大概是從呂后開始的。
文帝正好剛剛看過了獄吏寫的審訊報告——這個報告定然對周勃是有利的,因為收了人家的錢財——便歉疚地對薄太后說:我已經派獄吏調查過了,正準備釋放他呢。
有驚無險的周大將軍出獄後,竟然感嘆道:我曾經統領百萬雄兵馳騁天下,今天才知道獄吏的威風!
他大概忘記了,落了毛的鳳凰連雞都不如,虎落平陽時,連狗也不會把它放在眼裡。
他可能更不明白,權力再貴,不如錢貴,自古而然。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首開“言論自由”的先河(1)
惠帝是否真的有兒子?這個問題的真相,大概永遠也不可能被證實了。
文帝及其後人承嗣西漢皇統達180年之久。在這180年前,自然不會有人敢對這段歷史提出質疑,更不用說考證;因為對這段歷史的質疑,無異於對文帝及其後人繼承皇權之合法性的質疑。於是,時間一長便成了無證可查的懸案。
況且文帝確實也是一位無可挑剔的好皇帝,後世便也無人對他繼位的合法性吹毛求疵;甚至有人更加牽強地說惠帝的這些兒子,尤其是那個“美人”之子,都是呂家人故意私通留下的種子。這顯然是荒唐的。
呂后只不過天性剛烈嫉妒,接受不了劉邦和其他女人生的兒子繼承大統;她本身並無“以呂代劉”之意。如果她真的想以呂代劉,恐怕周勃、陳平等人也活不到“誅諸呂以匡復漢室”的時候。
歷史上對皇位“逆取順守”而成為千古明君的例子本來就不少,比如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更何況文帝的繼位純屬運氣好,絕非他本人的主觀意願所致。
文帝繼位之後沒有幾個月,便有人奏請早立太子。
文帝竟然說:“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禪天下”,也應當在三叔楚王、兄吳王、弟淮南王三人中間產生儲君的人選,“今不選舉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而專於子,非所以憂天下也。朕甚不取也。”
文帝此言,是“火力偵察”的一招妙棋。
以他當時的處境,在風光與得意之下其實暗藏著深不可測的兇險,高祖朝的開國猛臣們大多還把持著朝中大權。用郎中令張武的話來說,便是“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
文帝本人就是這些人發動政變後被動登基的。正常的思維是,這些“多謀詐”的大臣們會不會哪一天故伎重演,再把自己趕下臺去呢?
自古以來,無論皇帝還是儲君的寶座,其實都和老虎的背沒有什麼區別,一旦騎上去就不可能下得來。
即使你自己想開了,不幹了。我拱手相讓,歸隱山林還不行嗎?不行。只要你做過一天的皇帝或儲君,抑或讓人感覺到你有這樣的可能或意願,便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