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4)

大發戰爭橫財(也許還有其他罪行),被宗愛告知拓跋燾。拓跋燾大殺東宮人士,太子自疑,便想謀殺拓跋燾。不料計劃未遂,被拓跋燾識破,太子遭到收捕,或悶死,或賜死,或處死,具體如何,則已不得而知了。

這樣的猜想相對更符合邏輯,拓跋晃的提前去世,可以視為自滅佛令頒佈以來所積下的帝黨與###矛盾的一次總爆發。這裡頭很可能還曾有過相當血腥的宮廷鬥爭,可惜流傳到今天的史料中難以找到更多清晰的線索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十三 疑雲重重的宮廷變亂(2)

拓跋晃的真正死因只能留待後人的繼續研究了。事實上,即使是拓跋燾的死因,兩本正史的敘述也是矛盾的。《宋書》在這個問題上反倒沒有什麼猛料,只說拓跋燾是病死的。《魏書》則把皇帝的死全部歸咎到太監宗愛身上。

整件事情也是疑雲重重。拓跋燾的父親拓跋嗣就是在南征不久後病死的,北方人尤其是遊牧民族不適應南方的氣候,染疾而死的並不少見,拓跋燾年近五十,雖然身體強健,但畢竟是皇帝,養尊處優,偶染微恙而導致隱疾發作而死也不是沒有可能。只不過如此一來,宗愛在拓跋燾死後的一連序列為就很難解釋得通了。

所以我們還是遵照北魏方面的官方說法,將這位強悍的馬上皇帝的結局交代一下。拓跋燾在拓跋晃死後,大概又有些後悔,一直也沒有重立太子,卻很有意立拓跋晃的長子、年僅十三歲的拓跋濬為皇太孫,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宗愛害怕皇帝將來翻案,把賬一股腦兒全算到自己頭上,便潛入寢宮,把拓跋燾殺死,並對外宣稱皇帝急病發作駕崩(太監日夜守侍在皇帝身邊,要想殺皇帝,倒真是能省很多事)。

皇帝既死,接下來的難題是立誰為君。拓跋燾共有十一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有六個,除太子拓跋晃外,以下依次是晉王拓跋伏羅、秦王(後改封東平王)拓跋翰、燕王(後改封臨淮王)拓跋譚、吳王(後改封南安王)拓跋餘、楚王拓跋建,其中次子晉王已經去世,年齡最長的就數秦王了。但是按照拓跋燾的意思,大約是要跳過兒子這一代而立長孫拓跋濬的。尚書蘭延以及侍中和疋、薛提三人認為應當擁立年紀大的國君,便秘不發喪,召拓跋翰入宮,準備登基。

思前想後的薛提又覺不妥,提出還是立嫡長孫為宜。這幾個人就在一廂猶豫不決,內宮裡負罪心虛的宗愛卻打定了另一個主意。他與吳王的關係不錯,便私下把拓跋餘迎到宮內,假傳皇后密詔,命蘭延等三人入內宮議事。

尚書和侍中們從來就沒把太監放在眼裡,也就乖乖地來了。剛一進宮,只聽身後呼啦擁上一堆人,將他們按倒在地,捆綁結實,在殿堂上給做了——原來宗愛手下的太監早已手持棍棒在後頭等候多時了。一不做,二不休,宗愛又命太監們搜出躲藏在宮中的拓跋翰,殺掉了事。

拓跋餘被立為皇帝,他封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還給封為馮翊王。因為得位不正,他便從國庫中拿錢財來賞賜群臣,以為這樣就能坐穩皇位,卻反而引起了大家的猜疑(與以前弒父的拓跋紹的舉措如出一轍)。宗愛在拓跋燾在位時就敢仗勢欺人,哪裡真把拓跋餘放在眼裡。過了半年,拓跋餘顧忌宗愛專橫跋扈,謀劃削奪他的權力。宗愛有所覺察,乘拓跋餘到城東祭祖廟的時機,吩咐他身邊的小太監賈周連夜將他殺死。(一人連殺兩個皇帝,宗愛以太監的身份打平了劉裕創下的紀錄,這個紀錄直到北朝末年才被北周宇文護打破,此為後話。)

弒君事件非常秘密,唯有羽林郎中劉尼知曉。劉尼勸宗愛還是立拓跋濬為帝,宗愛驚道:“你發傻啊,要是立了拓跋濬,我們這些與拓跋晃有仇的人不全倒黴了!還是看看諸位王爺中哪位比較賢能的立一個吧。”

劉尼擔心不已,便找到殿中尚書源賀與南部尚書陸麗(就是單騎赴長安的陸俟之子),決定發動政變。這三人有了前車之鑑,行事謹慎,他們先派重兵把守皇宮,再暗中將拓跋濬接入平城。一切停當,劉尼快馬衝回城東祖廟前,對著還守候在那裡的衛兵們大喊:“宗愛弒殺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孫已登大位,下詔衛士們全部回宮擒逆。”士兵們衝入皇宮,捉拿與弒君有關的太監,將宗愛、賈周等人滅族。宗愛機關算盡,把自己的性命也一同搭了進去。

拓跋濬順利成為北魏第五任皇帝,這就是北魏文成帝。這一年是公元452年,劉宋元嘉二十九年。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四 元兇逞惡(1)

元嘉二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