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封疆大吏劉坤一遠走天國離他而去之際,又一次高舉《獎勵遊學畢業生章程》的奏摺,單槍匹馬,向朝廷力陳遊學生歸國效力,於國於民之種種莫大利端。朝廷接奏後,很快於1903年10月6日欽定。章程對學成歸國者,視其所學等級,分別授予拔貢、舉人、進士和翰林出身,已有以上出身者,則給予相當官職。
1903年11月,張之洞、張百熙等人重定《學堂章程》,並再次籲請朝廷重視。1904年1月13日,終得清廷正式頒發之《欽定學堂章程》,修訂後的《學堂章程》,規定基本學制三段七級,蒙養院和初小各4年和5年,高小4年,中等教育5年,高等教育11年到12年(含通儒院5年,相當於今日的研究生院),高等學堂中劃有預科三年、分科三到四年以及通儒院共三級。此即教育史上早期推行之“癸卯學制”。奠定了中國近、現代教育模式之基礎。
清廷於1904年1月13日即已宣佈,此後科舉取名額將逐科遞減,進士減1/3,生員減1/4。主持策劃教育的張之洞、張百熙等大臣,在此期間也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奏,並一針見血地指出“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倖得第之心”,這樣就會“分其砥礪實修之志”,而學堂“決無大興之望”。這些對科舉的批評,包含了新的育才和用才的思想。他們還比照科舉制,指出開辦學堂的意義,“並非專為儲才,乃以開通民智為主,使人人獲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智慧,上知效忠於國,下得自某其生。”學堂所培養之人才,“其才高者,因足以佐治理,次者也不失為合格之國民。”
公元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終於下令停止進行各級科舉考試,4日又令各省學政專管學堂事務。至此,在中國沿用了整整1300年的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走到了它的歷史盡頭。
附:末代科舉狀元回憶錄
下文系根據參加過末代科舉老人的回憶虛構,以某個人為例再現中狀元的全過程。
入學 1880年農曆十二月的時候,我7歲了,父親說該入學了。開學那天一大早父親就叫我起來沐浴,還給我穿上新衣服,把筆、墨、紙、硯等擺列於祖先神位前,然後敬神祭祖,說是保佑我日後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母親幫我將《三字經》、《千字文》、《幼學詩》三冊啟蒙書,用紅色絲巾包好,綁在腹前,父親還往我口袋裡放一根蔥,讓我帶個算盤,說是這樣讀書就會“聰明”。拜祭後,我抱著包好的紙筆和印有“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的字格簿,父親手提寫有“文星高照”的紅字燈籠引路,帶領我到鎮那頭的學堂。
先生六十多歲年紀,頭戴卜帽,穿了一襲長衫馬褂。他點燃香燭,帶我到孔夫子的神位前,叫我跪在像前對著聖人三拜,再向先生行拜師之禮。
然後,父親給先生送上筆和禮品,請先生為我“啟蒙”。老師把著我的手寫下我的名字“梅成全”,算是“開筆”了。老師叫學童解下綁藏在腹部內的書,放在臺面上,然後揭開《三字經》教我讀,但不是從開頭,就唸末段幾句:“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垂於後。”最後,唸完“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即算開學。
二、被科舉打敗的中國(5)
童子試 私塾的生活,除了放學回家外,整天都是上課的時間。開始教認字,漸漸讓背四書五經。12學做試帖詩,13學做八股文。剛滿12歲那年,我竟然高中了錢塘縣童子試的第一名。發榜之日,全家都去看榜,入了縣學遊文書院。四十多人一起求學,早上到後山讀書檯上背範文。這樣到16歲應府試,考中博士弟子生,可以免費入讀蘇州紫陽書院。19歲那年,我參加省裡學政主考的院考,得二等第七名,終於成為秀才了。
鄉試 等於全省會考,三年考試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舉行。鄉試考三場,每場考試做三篇八股文,再加一首五言八句的試帖詩。初九日為首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每場都於頭一天,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點名入場,每場後一日,即初十、十三日、十六日交卷出場。
今年皇上派張尚書和吳翰林充任學臺監考。1897年7月,我和大元、吳二弟兄一行數人,僱了一條民船,到南京參加8月份的江南鄉試。船行了4日,早上到了南京。八月初八寅時(清晨四至五點鐘),我和吳二、大元帶足本場三天考試的吃用和茶酒,放在柳條編織的大“考籃”中,來到貢院門外的關卡。這裡已經是人聲鼎沸了。貢院內都是一排排號筒,面向南成一長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