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車臣戰爭初期,對於俄軍在車臣的軍事行動,西方社會算是預設了。但隨著俄軍在車臣戰場上頻頻告捷,一些西方媒體大肆渲染,稱轟炸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引發了“難民潮”,車臣境內出現了“人道主義災難”。車臣分裂分子也大造輿論,企圖將高加索問題國際化。西方國家領導人也開始坐不住了,接二連三地發表講話,要求俄羅斯停止車臣戰爭和“種族清洗”,呼籲俄與車臣當局恢復政治談判。
美國首先出來批評俄的行動違反了1990年歐洲常規裁軍條約。美國務院發言人魯賓說:“俄羅斯所部署的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了裝甲車和戰鬥武器範疇所限制的數量。”言下之意是俄不應該派軍鎮壓“車獨”。他又指責俄在車臣的行動違反了日內瓦國際公約,要求俄停止戰爭,與“車獨”分子對話。
其後,西方國家在“俄羅斯—歐盟”首腦會議、北約外長會議和八國集團會議上都紛紛改變了會議主題而開始對俄進行聲討,他們異口同聲地要求普京政府馬上停止在車臣的軍事行動,甚至要求在歐洲安全和合作組織範圍內討論北高加索的問題,企圖直接干涉俄的內政。歐盟警告俄羅斯不要因車臣戰爭增加常規武器數量而破壞歐洲軍事力量的平衡。一些西方政治家則把俄打擊“車獨”說成是“侵略”。西方媒體更是連篇累牘地攻擊和渲染俄政府在車臣製造所謂違反人權的“人道主義災難”。接著,德國外長和美國副國務卿正式向俄發出訊號:“對車臣局勢惡化及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表示擔憂”,要求俄“停止軍事行動,減少和平居民的傷亡”。美國總統克林頓、國務卿奧爾布萊特分別發表講話,希望俄停止軍事行動,透過談判政治解決車臣問題。克林頓甚至以相當嚴厲的口氣要求普京立即停止在車臣境內的“暴力”行為,而且他把車臣戰爭稱為“種族戰爭”,為國際社會的干涉提供了一個名義。同時,由於“車獨”分離分子是###原教旨主義和國際恐怖組織的一部分,為了支援“車獨”的反俄恐怖戰爭,數百名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葉門、科威特、巴勒斯坦、阿富汗以及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原教旨主義激進分子,甚至還有在中國新疆搞“###厥斯坦”的“###”分子徒步透過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邊境紛紛湧入車臣,加入巴薩耶夫的隊伍之中。某些###國際組織也透過在歐洲的分支機構向“車獨”提供食品、藥品和醫療裝置等。阿富汗的塔利班更是積極,不僅派遣60名武裝分子進入俄境內從事恐怖活動,還為“車獨”提供了專打俄軍低空飛機的美製“針”式導彈,並打下了兩架俄機。10月17日,塔利班又賣給“車獨”20枚這種導彈並偷偷運入了車臣境內。“車獨”還從伊朗購進一批類似的武器。這使“車獨”非法武裝如虎添翼,實力大增,在俄後方所進行的一系列恐怖更是連連得手。炸彈爆炸,綁架人質,破壞設施,製造假鈔擾亂俄金融秩序等事件層出不窮。
到了1999年11月中旬的歐安組織首腦會議上,俄與西方在車臣問題上的矛盾更加激化。美、英、法、德等國批評俄羅斯在車臣的軍事行動,稱“戰爭無助於反對恐怖活動,它只能使恐怖活動更為猖獗”。
為有力回擊西方國家的指責,葉利欽總統和普京政府一邊毫不留情地打擊和消滅“車獨”武裝和恐怖分子,一邊則同美國西方做毫不退讓的較量。葉利欽對美、法、德等國首腦支援“車獨”和攻擊俄羅斯的發言或搖頭否認或敲打桌子以示抗議。對於西方勢力企圖作為中介機構參與車臣衝突的調解從而干涉俄內政,葉利欽拍案而起,尖銳指出:“西方沒有權力在車臣問題上批評俄羅斯。”他嚴正指出,在莫斯科和俄羅斯其它地區,車臣恐怖分子製造的流血事件已造成1580名平民傷亡,幾千個家庭遭難。“你們無權因車臣問題批評俄羅斯……我們必須制止恐怖主義的‘毒瘤’滲透到俄羅斯。”俄決不同匪徒和兇手談判,要徹底肅清匪徒武裝,消滅恐怖分子,或把他們繩之以法。他要與會者想一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的侵略”。他在與法德兩國領導人會晤時僅僅三分鐘就拂袖而去,隨後憤然提前退出了會議,態度之強硬大大超出了與會各國首腦們的預料。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也氣憤地指出:保持北高加索地區的軍事衝突正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美國等國插手車臣,就是對俄羅斯的挑戰。在俄的堅持下,歐安組織首腦會議宣言中只“輕描淡寫”地涉及了車臣問題。俄輿論認為,俄在與西方近距離的交手中,“先贏了伊斯坦布林一局”。
西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丟擲終止對俄貸款這根“絞索”,企圖用經濟手段迫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