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授意下找到了莫羅,在比賽前向他行賄5000英鎊,讓他在比賽中製造一個點球,莫羅婉言拒絕,最終利茲聯隊以一球失利無緣聯賽冠軍。
在莫羅的揭發文章披露之後,佈雷納起訴《星期日人民雜誌》損害名譽罪,但在該案審判前他卻又主動提出要求撤訴,並承認自己並沒有受到傷害,如果雙方在庭外私了,他願付出自己的訴訟費。不過,自以為成竹在胸的《星期日人民雜誌》拒絕了他的要求,有報道認為:該雜誌愚蠢地認為法官和陪審團在媒體與明星打官司時對媒體有著明顯的敵意,他們力圖改變這一現狀。審判如期進行,結果莫羅在法庭的證言未能說服陪審團,佈雷納反而大獲全勝,獲得了那個時代最大的一筆賠償——10萬英鎊。
第二章 第一次“操盤”(四)
英格蘭既是現代足球的鼻祖,也同樣是假球的鼻祖,儘管現在的英格蘭超級聯賽中此類的假球事件已經很少被發現和證實,但這並不等於英格蘭足球已經天下太平了。即便是這個晚上面對的曼聯和曼城兩隊,在英格蘭的假球歷史上也都有過不甚光彩的記載。其中最著名、最可笑的一件事發生在1905年8月,曼城當時的頭號球星梅里迪斯在與阿斯頓維拉隊的比賽之前和阿斯頓維拉隊的隊長阿列克斯·李打賭,聲稱自己賭阿斯頓維拉獲勝,然後當即掏出10英鎊塞到阿列克斯的口袋裡,說:“可事實將與我的賭注相反,所以我現在就願賭服輸,我看你們還是放棄了吧。”可能這本來只是梅里迪斯玩弄的一個惡作劇,但阿列克斯卻感到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旋即向當執主裁判告發了此事。可憐的梅里迪斯被認為是以10英鎊行賄,結果慘遭禁賽一年的處罰,這是曼城俱樂部的大名第一次出現在英格蘭假球的歷史上。
如果說曼城的“第一次”是被冤枉了的話,那麼曼聯的“第一次”則是證據確鑿。1915年4月初,面臨降級危險的曼聯隊到客場出戰利物浦隊,曼聯的幾名隊員邀請利物浦隊的幾名隊員在賽前兩天到曼徹斯特的一家酒吧聚會,雙方商定利物浦隊讓球。這場比賽是1915年4月2日進行的,此前實力不濟的曼聯隊輕鬆地以2比0客場拿下了風頭正勁的利物浦隊。利物浦的球迷感到十分震怒,甚至有的賭球人士堅稱這是一場假球而拒絕支付賭金。隨後,英格蘭足總和警方展開了調查,他們在利物浦隊球員傑克·謝林頓處開啟了缺口,最後有9名球員被禁賽。其中,這次讓球事件的的始作俑者,曼聯隊的得分手恩諾科·韋斯特被罰禁賽30年,直至1945年他62歲的時候才可以獲得解禁。
假球歷史,有一個共同的軌跡,那就是:早期的假球一般都是球員之間為了保證本隊的成績而向對手中的個別球員進行行賄,多數牽涉到金錢的賄賂,也有少數根本就與金錢的往來無關,純粹是相互關係上的精神和感情籠絡。可以說,那時候的假球相對而言還算是比較簡單、直白,僅僅是球員之間的交易,球隊的教練和俱樂部的老闆都極少參與進去,更沒有發現場外勢力,尤其是賭球集團勢力的參與。所以那些年英國、義大利、法國等國揪出了一些假球事件,並最終成功地透過法律完成了對涉案人員的處罰,這並不能作為最近幾年歐洲足壇打擊假球的參照和示範。時代不同了,製造假球的動機、目的和手段都已經與幾十年前千差萬別,當年成功地打了假,僅僅是基於當時的情況。最近幾年來,即便是在當初在足球打假問題上取得過巨大成功的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無論是足協還是警方,無不對現在盛行的假球方式束手無策。如今的假球現象比幾十年前更為普遍,更為猖獗,也更為隱蔽,更為複雜。足球比賽已經成為牽扯到社會政治、經濟很多方面的一個龐大的經濟門類,各方面的勢力都摻雜在裡面,互相之間的利益爭奪已經近乎白熱化。足球比賽已經從單純的體育競技,從場上11個人之間的技術、戰術、體能、素養的較量,演變為一種異常複雜的、多角度的、多側面的力量的比拼。一場比賽的結果往往是很多種場外力量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互相制約、互相沖突的結果,而絕不僅僅是球員、教練員、球隊、俱樂部之間競爭的結果。所以,現在的假球事件在調查起來就遠遠不如早年那樣直接了當,甚至更多的時候根本就無從查起,無法查起。
早年英國足球界發生的那些賄賂事件,歸根結底還是出於感情籠絡,所牽涉到的金錢即便在那個年代、即便是對於當時相對貧窮的足球運動員來說,也都算不上是很大的數額,同業之間相對和睦的關係往來,相對平和的交往心態,奠定了當時足球圈的主要基調。英國足球圈一直很刻意地強調各球隊之間的競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