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太爺爺為皇帝,自己家的窮親戚都成為了皇親國戚。可惜不久之後,馬皇后死了,朱元璋身邊少了一個制約他的人。多疑又小氣的朱元璋,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小兄弟們。一個個為建立大明江山出力的大功臣,成為了朱元璋的一個個目標。許多原來的老兄弟不但自己不得善終,就連自己的後人也差不多都死光了。只有幾個留守鳳陽的家人,躲過了災難。”
一些不知道真相的官兵,露出了驚訝的神情,沒想到這個老祖宗這麼狠。
師爺又說:“鳳陽有三多,第一,皇親國戚的破落戶多。第二,倒了黴的功臣子弟多。第三,倒了臺的太監多。在鳳陽多的是一些只有名頭,沒有地位和財富的窮親戚。這些人在地方上橫行霸道,說起來就是皇帝的本家或者親戚。那些倒了黴的功臣後代,也漸漸膽子大了起來,不但開始暗中兼併土地,更是公開勾結官府,欺壓當地的老百姓。太監是這裡的另外一道風景線,雖然說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原來風光過得太監,大多數都是犯了事的太監。他們被遣送到這裡為太祖皇帝的父親守陵,本來已經夠倒黴了。可是架不住他們錢多,這些沒有了子孫根的太監,一生之中最喜歡的就是撈錢。這錢不但能買吃的喝的,更能買出路和後路。這些本來應該被殺頭或者發配到更苦的地方去的太監,用金錢開出一條血路,留在這裡不但為了活下去,更是希望將來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歷代皇帝登記之後,都會對太監們有一次大的動作。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時候,為了確保太子朱標的地位,馬皇后建議朱元璋對皇宮裡的太監進行一次清洗。將一些年老的,做事不安心的趕出了皇宮。馬皇后死後,不久太子朱標也死了。這對皇帝朱元璋打擊很大,更多的太監勾結外臣和藩王,企圖趕朱元璋下臺。朱元璋再一次亮起了屠刀,一下子殺了近一半的太監。並將剩下的太監中一部分人關進了這鳳陽祖陵。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登基後,建文帝聽從老師黃子澄的話,對皇宮裡的太監又一次清理。將一些暗中和各地藩王有聯絡的太監殺的殺,關的關。又一批太監去了鳳陽。建文帝的四叔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為了反對侄子建文帝,聯合幾個兄弟一起造反成功,不但逼走了建文帝,而且成為了明成祖。當他做了皇帝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太監。將一些忠於太祖皇帝和建文帝的太監,有一次清除了。雖然殺了不少,但是又是一批太監去了祖陵。至此之後,每一個皇帝都會將一批一批的失勢太監送到祖陵。鳳陽城裡的太監越來越多,就有了一個‘太監窩’的稱呼。”
明朝的太監最為奇怪,其他朝代的太監就算再威風,也沒有明朝的太監威風。本來太監就是伺候一些有地位的皇族的下人,在古代叫“閹人”。為什麼叫“閹人”呢?因為他們已經失去起了做男人的權利。原來王室後院只有大王一個男人,其他的都是女人。因為為了不****,所以男人不能進**。唯一例外的就是大王本人。但是女人多了,**的事情也並沒有完全平靜。女人愛吃醋,又愛斤斤計較,總是為這些小事,引起**流血事件。知道一個天生是殘疾的男人,被人誤會為女人送進**。大王發現這個不會長鬍子的男人,不但力氣比女人大,而且不會像女人一樣使小性子,對主人有特別的忠心。這個大王就又找來了幾個這樣的男人,發現這種男人不但溫順,而且不會****,也可以改善**清一色的女人狀態。可惜數量不多,後來發現閹割一些正常男人的子孫根後,效果也一樣。大王就將一些犯了重罪準備殺頭的犯人中選一些看得過去的閹割,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成為了伺候主人的“閹人”。第一個弄權的“閹人”就是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他在秦始皇死後,假傳聖旨立秦始皇的二兒子胡亥為皇帝。後來有名的成語“指鹿為馬”,說的就是他。到了唐朝,“閹人”才改名為太監。這時候因為唐朝特有的文化和觀念,太監才有了人一樣的尊嚴。可太監還是伺候人的奴才,還是被一些人看不起,特別是文人和官員。直到明朝的時候,多疑的皇帝朱元璋不相信他的官員,暗中派自己的太監和私下組織的人監視官員。這些刺探官員**,暗中監視朝廷內外的人就是後來赫赫有名錦衣衛和東廠。從此太監的身份一下子提到了和官員一樣高的地位。一些手中掌握重兵的將領,身邊有監軍太監。他們代皇帝監視將領,必要時直接接管將領的兵權。地方官員身邊不但有暗探錦衣衛,更有鎮守太監明著看著官員。反正把那一級的一把手,身邊都有一個地位相當的太監。這些不能人道的太監,一下子抖了起來,不但不再低三下四,而且成為了人上人。到了明中後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