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離開張國正的村子繼續往南開,岑思嫻就道:“初一,若卉,你們覺得那地藏王菩薩的金像裡是不是會住著髒東西?對了,還有墓地的年代,其實我一早就知道了,只是忘了告訴你們而已,的確是唐武周時期的,只不過……。”
我道:“那地藏王菩薩金像肯定有問題,這個暫時先不做討論,你這話說半截是什麼意思?”
岑思嫻尷尬道:“因為接下來我調查的資料和案宗裡的資料有出入,所以我遲疑要不要說,我昨晚其實就想著說來著,只不過我還弄明白,就忍住沒說了。”
我讓岑思嫻把出入說出來,然後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她也毫不遲疑地道出了心中的疑問:“資料上的確有記載那金菩薩像就是唐朝的,還有那墓葬的方式也是唐朝的,咱們不是有那大棺材的照片嗎?我找人看了,說那棺材是漢代的樣式。”
漢代的棺材葬了唐朝的人?
我還沒說話岑思嫻繼續說:“而且我找的人還告訴我,從照片的顏色來看,那可能是青石材料棺材,很重。”
青石棺材?
棺材不翼而飛,還是很沉的石頭棺材,這就可以更加確定棺材不是被那些失蹤的人抬走的,因為他們根本抬不動。記鳥估劃。
岑思嫻那邊還在繼續說:“能用青石棺的人,肯定是有錢的大戶,可根據記載那墓坑很小,只夠放下那大棺材,墓坑和棺材的身份不匹配。”
這些問題岑思嫻提出來,我也回答不上來,只能記在心裡。
從張國正那裡得到的一些資料,再加上又從岑思嫻這裡獲取的一些資料,我們似乎已經查到了很多東西,可是距離我們查清楚其中的真相還差了很遠。
又走了一段路,在我們停車休息的時候,岑思嫻又回到了小舞的車上。
在張國正這裡耗費了一點時間,我們到達事發地點所在的鄉鎮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在鎮上找小旅館住下,我們準備先作休息,等天亮後再去墓地的現場查探,這大晚上的,我們到那邊也看不出所以然來。
次日清晨,我沒有開車,直接從翻過鎮子後面的一座山往深山裡走。
起初的一段距離我們還能看到人們活動的跡象,可越走越深,就漸漸發現不了什麼人跡了。
小舞拿著一張地圖和林森一起走在最前面,我們行進的速度還算可以。
按照地圖上說,我們面前應該有一條路才對,可我們現在走的時候,完全看不到那路的痕跡,顯然這麼多年沒走人,那道路早就消失了。
我們在深山中穿梭到了傍晚就到了一個小嶺子上,這裡是附近幾個山包中最高的,而且山包上還有一個長滿了雜草和灌木的深坑。
到這裡後林森四處看了看,然後指著我們腳下的坑道:“初一,應該就是這裡了,如果不出差錯,這坑就是當初的那個墓坑。”
我在四周轉了轉,然後用手中的柴刀把附近的灌木雜草清理一下,然後再拿出照片比對,那坑的確有那麼幾分的相似。
只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雨侵蝕,還是有些地方變了樣子。
至於在墓坑附近的氣息,早就恢復了正常,陰陽之氣正常,更沒有什麼妖氣和屍氣。
我們這次來多半是白來了。
而且我們在時間計算上出了一些差錯,我們本想著白天查探這裡的,可沒想到因為沒有了路,我們到這裡已經傍晚了,我們如果連夜返回的確有些麻煩,所以我們就覺得暫時在這裡住一天,明天上午了再在附近查探一下,最後再返回。
夜幕降臨,這裡原本平和的氣息忽然出現了一點點不對勁的變化。
第546章 鬼遮眼的漩渦
這山包雖然高,可上面相對來說比較平緩,所以我們就在這邊搭起了帳篷,只不過天色越是晚,我就越覺得這邊的情況不對勁。
原本這附近的氣息陰陽之氣緩和,就算是隨著時間的變晚。附近的氣開始陽衰陰盛,可也是變化地很緩慢。
和其他地方並無差異。
可在夜幕降臨的那一刻這附近的氣息卻悄然發生了變化,陽氣全部開始往一個地方聚集,就是那個已經廢棄的墳坑。而陰氣也是從四周圍過來,把那個墳坑包裹地嚴嚴實實。
雖然這裡陰氣變的旺盛,可我的相門卻沒有開啟的意思,換句話說,這附近還比較乾淨,沒有髒東西靠過來。
隨著陰氣越來越重。阿魏魍就從書包裡跑到我的肩膀上道了一句:“初一,這附近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