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卡羅爾上將點了點頭:“記得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部隊,我們叫做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戰場的時候,全歐洲都為之震驚,但現在坦克卻也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爭組成部分。。。。。。。。。。。。。”
在那聊了一會,卡羅爾掏出了一封信:“將軍先生,這是我寫給霍普總督的一封信,他現在手中大約還有1萬名英印聯軍計程車兵,正堅守在加迪布林。我在信裡告訴他,戰爭應該結束了,為了士兵們的生命,為了英國士兵能夠早日回到家鄉。。。。。。。。。。。。。”
接過了上將的信,司徒定倭敬了一個軍禮:“對於你的行為,我表示感謝。我除了會讓人把信帶到霍普總督手上,並且還會向我們的大總統彙報你為了和平而做的努力卡羅爾上將,我已經命人專門為你安排了住的地方,你會受到良好待遇的。。。。。。。。。。。。”
“不”卡羅爾上將微微搖了搖頭:“我要和我計程車兵們在一起,我沒有帶領他們取得勝利,但我起碼可以和他們在一起。。。。。。。。。。。。。。”
隨著班加羅爾戰役的結束,印度之戰已經沒有了最後一絲懸念。
1939年1月30日,在班加羅爾失陷的次日,英國政府宣佈接受美國人提出的調停方案。
1940年1月1日,在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英國駐印度總督霍普爵士宣佈全印度英國士兵放下武器,向中**隊投降,英軍在印度的使命已經完成
結束,發生在印度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1939年11月1日,中國政府向英法宣戰11月2日,中**隊對印度展開全面戰爭1940年1月1日,英國人宣佈投降
整整兩個月,中**隊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結束了印度之戰
這是一個最輝煌的勝利不光在印度,在香港、在越南,在每一個需要中**隊出現的地方,那些忠誠勇敢的中國士兵們都表現出了自己的決心和戰鬥力
中國人已經做到了他們應該做的,現在,該輪到中國的盟友德國來做一些什麼了。
很顯然的,起碼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把重心放在了亞洲,而不是遙遠的歐洲
''
第六百九十六章 德國:全線出擊!!
德國。
阿道夫。希特勒告訴自己的將領們:他決定早日向西方發動進攻,“因為英法的陸軍尚無準備。”他定下了日期:11月12日。
瓦爾利蒙上校注意到,所有人,包括戈林在內,“顯然都大吃一驚。”
在介紹他的決定的背景材料和概述戰鬥的大的設想時,元首偶爾也參閱手中的紙條。例如,他不想使用1914年的施利芬計劃,而是透過比利時和盧森堡,約莫朝西——西北方向打去,以便取得英吉利海峽沿岸的港口。誰也未作反駁。
但是因為各種因素,入侵計劃一拖再拖。
1940年1月10日,等得不耐煩的元首希特勒,再次為入侵訂下了時日:一週後,日出前15分鐘。那天沒結束,命運又來干預。空軍的一架輕型飛機在邊境迷航,在比利時降落時墜毀。在那天升空的飛機中,這架最重要:機上有個未經准許的乘客赫爾穆特。萊茵伯格少校。少校身上有個公文包,裡邊塞滿了空襲比利時的作戰計劃。
萊茵伯格在焚燬檔案時被比利時軍虜獲。但他透過德國駐布魯塞爾大使館向空軍司令部報告說,他已把計劃燒成“微不足道的碎片,頂多只有巴掌那麼大。”在驚愕之餘,戈林還焚燒了一疊同樣厚的紙張作為試驗。
試驗的結果還不能令他信服。於是,他夫人便建議他用“千里眼”——對一個用過“造雨者”的人來說,這個建議並非不尋常。僱來的一群“千里眼”們異口同聲地說,檔案未存下一片紙片。
他們的報告或許已令戈林寬心——希特勒卻不然。他估計作戰計劃已洩露給了敵人,便下令取消入侵計劃。正確的是他,不是那幫“千里眼”。殘留的紙片已足以使比利時人得悉入侵之事。這份情報被送往倫敦,在那裡,人們半信半疑。
希特勒也準備奪取挪威。
2月底,令人吃驚的報告送上來了:英國人在斯堪的納維亞登陸迫在眉睫,這使希特勒成了入侵挪威的熱烈的鼓吹者——他擔心,英國若在挪威找到了落腳點,波羅的海便會被封死,他的潛艇便會全部被困。同樣可怕的是經濟威脅。德國使用的鐵礦,半數以上來自挪威和瑞典;鐵礦供應就此告終,他的戰爭經濟便告吹。因此,希特勒便於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