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也第一次出現在了歐洲人的眼裡。
1906年10月25日,彰德秋操圓滿落幕。
在這次秋操之中,最出風頭的不是北洋新軍,不是湖北新軍,而是那個叫蕭天的年輕人和他所指揮的輜重營。
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時間裡,蕭天一次又一次的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了世人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給國人帶來奇蹟。
或許,這僅僅是開始而已。。。。。。
1906年的這個秋天,站在彰德這個舞臺上的的袁世凱、段祺瑞、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蕭天等人如耀眼的明星一般冉冉升起。也許他們還沒意識到,背後飄揚著龍旗的大軍會成為他們最大的政治資本。
中國歷史上的血腥規律很快就會再次生效:亂世重兵!誰在亂世中掌握了最強大的軍隊,誰就是最有實力的政治人物。
志向遠大者與軍隊素來都有著親密接觸。中國的這種政治情結已經深深融入了中國的社會和百姓的心裡。
不管政治傾向如何,彰德秋操是全國輿論關注焦點。
1906年,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年畫的最時髦素材就是“秋操圖”。人們用傳統技法甚至是京劇行頭,來描繪口耳相傳的那場近代化軍事演習。
不管畫面多麼不倫不類,畫中最醒目的總是那些跨馬配刀、披甲戴銀的將領們。隱隱中,這個躁動不安的社會察覺了某種似曾相識的歷史現象的即將到來。
那將是一個軍權至上、由實力說話的大混亂大變革時期。
而在這些明星裡,最閃亮的明星有兩顆,一個是地位高高在上的練兵大臣袁世凱,一個是地位不高的小小管帶蕭天。
但是無論是袁世凱或者是蕭天,都牢牢的記得這個道理:亂世,軍權代表一切,誰擁有了強大的軍隊,誰就擁有了強力的政治資本。
袁世凱擁有強大的北洋,而蕭天同樣也有了自己的資本,那就是輜重營中的二百多個兄弟,儘管這資本現在看起來是如此的渺小不值一提。
蕭天在彰德秋操中的出色表現,不僅僅是為北洋爭了光,更多的是為袁世凱爭了光。
就在彰德秋操結束後的第二天,蕭天被任命為北洋第三鎮第六協第十一標步隊一營管帶,而輜重營的那些兄弟,也統統劃歸蕭天指揮。
雖然還是充當一個管帶,但蕭天卻終於跨入了一線軍官行列,而他的那些弟兄們,也不用整天和牛車、馬車、糧草打交道了。
10月27日,蕭天之步隊一營奉命駐紮河南安陽。
彰德秋操,北軍就駐紮在安陽,而現在卻換成了蕭天指揮的步隊駐守安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天已經成為了小小的一方勢力,儘管現在這勢力渺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安陽對於蕭天來說卻有著特殊意義,因為在不久的將來,被解職的袁世凱也將會在安陽過上一段時候的垂釣生活。。。。。。
第五十三章 生意人
“一、二、三、四,步隊一營!”
“一、二、三、四,兄弟同心!”
“立正!”
“管帶好!”
“北洋第三鎮第六協第十一標步隊一營營訓!”
“不怕死,不貪錢,愛國家,愛百姓,服從命令,嚴守紀律!”
二百四十二名弟兄的回答響亮整齊。
蕭天甚是滿意,從輜重營變成步隊營,其實只是換了一個名字而已,兄弟們還是那些兄弟。
現在在這些兄弟身上,在訓練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了過去的懶散、吊兒郎當,步隊營的兄弟已經很有了一些真正軍人的味道。
蕭天從輜重營管帶變成步隊營管帶,沒有升官,袁世凱和段祺瑞問蕭天要什麼獎賞的時候,蕭天只是要了幾個人。
一個是第五鎮的楊林,一個是湖北新軍的馬弼,和張之洞身邊的幕僚夏侯遠山。楊林好辦,馬弼和夏侯遠山頗費了袁世凱一些心思,不過好在還是弄了過來。
原本還想把蔡鍔和蔣百里留在自己這裡,可惜蔡鍔已經先答應了雲南方面,幫助其訓練新軍,蔣百里則堅持要去德國留學。
每每想到未能留住這兩個奇才,蕭天心裡總有一些惘然惆悵。不過再想一想,或許緣分未到。
只是蔣百里走的時候,給自己舉薦了兩個日本留學生,一個叫陳昱,一個叫徐釩,經得段祺瑞同意,蕭天把這二人都留在了步隊一營。
面前的這些兄弟們微微喘息,胸脯挺得筆直,蕭天嘴角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