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也就罷了,趙申喬在當偏沅巡撫的時候還跟提督大幹一場來的,問題是,張伯行是漢官,噶禮是旗人,這事兒只能讓皇帝來判,難怪李光地冒汗了。
弘旦看看胤礽,伸手接過李光地手裡的摺子,上繳給他爹,然後聰明地保持了沉默。
胤礽在磨牙!匆匆翻開摺子,就知道李光地只挑不重的說了,兩人在摺子裡都列舉了對方各種“不法”、“瀆職”。
張伯行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相反,噶禮就不是什麼好人了(此君以前跟索額圖的關係還挺不錯,索相的交友狀況真是令人擔憂)。
但是噶禮又是個能幹的官吏,張伯行有時候辦事水平還不如他。
得啦,現在不是討論人品的時候,目前的問題是,他們倆都被參了,按照規定,得先辭職以示公允。
江蘇巡撫空出來了、兩江總督沒人當了,怎麼辦?
狠狠地捶了一把桌子:“我真是上輩子欠了他們的!”胤礽火氣高漲,“著即解任!叫張鵬翮去審!著江蘇布政使暫代巡撫之職。”
李光地得了旨意,以與其年齡不相襯的敏捷動作溜了出去。胤礽開始寫信給李鍇:“督巡相劾,爾如何不知?如何不報?”讓李鍇快點打小報告過來。
————————————————————————————————————————
皇帝得到的都是壞訊息,著急上火。
皇后這裡就一派喜氣:“真是大喜事!趙國士,你去乾清宮告訴皇上,喜鵲、畫眉,你們兩個去寧壽宮,告訴老祖宗去!”
一旁李甲氏也是笑逐顏開。大格格等圍著格根塔娜真道:“嫂子大喜。”
弘晰出了孝,不用像他爹那樣苦逼地洗冷水澡了,老婆又是現成擺在那裡的,格根塔娜懷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
[1]這就是清初三大文字獄之一的南山集案。揭發者:趙申喬。
三大文字獄:莊氏明史案,戴名世案,呂留良案。
前者揭發者吳知榮,後者是曾靜多事最後被嶽鍾琪告發。
嘆息,最初的文字獄,告發的都是漢人。
改革什麼的,只要你用心、客觀地琢磨,無非是論證的時候就有各種難題,等實施了又會發現……論證時候想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
249 家事國事天下事
要做祖母了,真是一個“塌天好訊息”。
聽到訊息之後淑嘉不是不吃驚的,這訊息來得有些突然。結了婚就要生孩子這是一個生活常識,這個孩子卻不是淑嘉殷切盼望到來的,至少不希望現在就來。
做了母親的人,難免要從自家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弘晰這孩子生下來,如果是女孩子還好,如果是男孩子,那就是皇長孫,還是嫡福晉生的。雖說現在的情況是,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了,可皇家的事情誰能說得好呢?
目前看來茂妃系對於皇后系的影響是可有可無的,但是作為一個失去了參考劇本的穿越者來說,再小心都不為過——皇帝都能換人當了,你知道下面會是怎樣的神展開?在有可能涉及到自家孩子的時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
這就是一個最要標榜規矩,自己又最破壞規矩的地方。放到民間,舅舅娶外甥女兒那是要被罵禽獸的,歷史上辦這種事情的皇家還不止一個。[1]
世事無絕對。淑嘉這方面,當然是要想一切穩妥為上。問題是弘晰本身就比弘旦大幾歲,娶妻也早。弘旦守孝的時間又比弘晰要長,弘晰出了孝,弘旦還得老實剋制著,就算現娶老婆來不及弄個庶長子都不可能了。
就趕上這個寸勁兒了你有什麼辦法?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淑嘉在短暫的驚愕過後,馬上打起精神。對弘晰也是有感情的,對格根塔娜也算是滿意的,既然事情不可避免,那就大度一點好了。於是就有了四處報喜的這一出。
比起皇后,茂妃就是真心的高興了。要有大胖孫子了,以前吃過的苦頭全都消散了。心裡盤算著,要給兒媳婦好好補一補了。她的家底子頗豐,本來出身就不算低,嫁妝也不算少。這麼些年來,淑嘉對側室們出手很是大方,茂妃手頭好東西還是不少的。
高興歸高興,也沒敢越了皇后去,她是得了信兒就帶兒媳婦往坤寧宮裡去了,等著皇后給乾清宮、寧壽宮去報喜。
弘晰住處本就有小廚房,淑嘉也不用再給格根塔娜單開了,不過是命令把孕婦的份例給加上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