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年,佟妃這裡的好東西卻是呈井噴狀暴發的。她不需要往外送很多的東西,卻因身份的關係,要收很多禮,這會兒正好拿來逗一逗弘曈。
承乾宮東暖閣裡,炕上擺的炕屏還是東宮送過來的年禮。佟妃在屏前一坐,手裡拿著的卻是一串檀木手串,她和弘曈一人抓著一邊兒,在那兒練拔河:“這屏風還是你們送的呢,我看著就喜歡。”
淑嘉與她對坐:“那我可就放心了,他們還說這樣式略有些簡單了呢,不瞞您說,我是一眼就相中這個了。”
佟妃道:“可不是,太繁複的看著也眼暈呢,”一面伸手護著弘曈的後腦勺,防止他跌倒,一面鬆了手,“唉呀,咱們阿哥力氣著實不小呢。”
弘曈嘿嘿一笑,拿著手串跟淑嘉獻寶:“額娘~”
淑嘉伸手戳了戳他的大腦門兒:“還不去謝了貴妃的賞。”
弘曈認真地爬起來,學他爹的樣子,胖拳頭抵著嘴唇清清嗓子,又理理衣服,認真地:“謝貴妃。”
佟妃笑得真打跌:“噯喲,真是招人疼呢。”
淑嘉不客氣地吐槽:“他是人來瘋,沒人理呢,想著法子也要折騰出來點兒動靜叫人去看他。一有人看他,他折騰得就更兇了。”
佟妃摟著二胖,捨不得鬆手,嗅著孩子身上的奶香味兒:“我看這樣挺乖的啊,是不是啊?”最後跟著弘曈聊天兒了。
弘曈嚴肅地點頭:“您說的很是。”
靠!這語氣,這動作,明明是在COS我呀!淑嘉淚奔。
佟妃更高興了,看著淑嘉:“是吧是吧,多正經呀。”
淑嘉哭笑不得地點頭:“他天天念一本正經,當然正經了。”
佟妃捶桌,指著淑嘉:“平日見你總能把皇太后逗笑,總不明白是為了什麼,今兒跟你說話才知道,原來只要與你在一道,總能笑得出來的。阿哥,咱們讀的什麼經啊?”
經?弘曈努力地想著:“《論語》?貴妃,這書名兒裡沒個經字兒,額娘非說這是經。《三字經》裡有個經字,額娘又說那不是經。這是為什麼呀?”
佟妃:“……”
淑嘉忙說:“看吧,天天這樣吵吵得我頭疼。”
弘曈拽著佟妃的袖子,扭捏地說:“額娘明明說了,不懂就要問。”
佟妃連忙低頭哄他:“沒事兒,沒事兒,咱們慢慢兒地說,《論語》是六經之首……”
淑嘉目瞪口呆,在她看來,教小孩子要循序漸近地教嘛,三週歲了,幼兒園都不到的,不能講得太深奧。而且這是二兒子,不需要像弘旦那樣承擔太大的壓力不是?人家佟妃倒好,上來直接開涮,可恨那個胖子,居然聽得直聽頭!
我說,你到底聽懂了沒有啊?
淑嘉這兒還沒弄明白呢,那邊兩人一來一往就聊上了。
弘曈沒他哥哥那麼幸運,有蘇麻喇姑當全職補習老師,倒是有個佟妃,這樣三不五時跟她玩上一玩。
淑嘉也藉此機會混成了承乾宮的常客,承乾宮裡,還住著一位王嬪。這一位如今已是三個兒子的母親了,依舊溫婉大方,說話柔聲細氣,舉止間脫不去江南水鄉的影子。話卻很少,雖然她的官話裡帶著點兒南方的口音聽起來格外的舒服。
王嬪的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已經到兆祥所去住了,跟前只有一個小兒子十八阿哥,才半歲不到,也是一團玉雪可愛的小模樣兒。
心理上,佟妃更傾向弘曈一點,到底是孫子輩兒的——後宮之中,也就她有資格勉強與祖母二字掛上邊兒了,雖然不算太名正言順的孫子。十八阿哥這樣的,抱養不成,就是混個人緣而已,人家有親媽呢。
面子上卻是要做足了的,所以心理才會時不時地憋屈,還完全不能夠表現出來。要笑著介紹:“這就是咱們十八阿哥了,看看長得多俊呀。”此時十八阿哥在睡覺,弘曈被佟妃有點吃力地抱著,讓他看他十八叔。
弘曈歪歪頭:“我弟弟比他胖。”
淑嘉想打人:“你也胖!”你們家兄弟都胖,有什麼好炫耀的?
佟妃胳膊酸了,連忙把他放到了地上,對淑嘉道:“你說得對。”
——————————————————————————————————————————
一來二去,淑嘉就跟佟妃混熟了,又由於有了弘曈,淑嘉也不禁了他們倆一道兒玩,這層友好關係似乎又添了一點別的什麼東西在裡面了。
而佟妃,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善意。關於康熙要去五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