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堂兄不少,再錯一錯。癟癟嘴,跑到皇孫一列的末尾坐好。歡喜之情減了三分,往下手一看,卻是認得的簡王家的德隆,又報以大大的笑容。
弘曈往後錯了幾錯,弘昱就有點兒不知所措。這也是個倒黴孩子,生下來沒多久,親媽死了,迎來個後媽已是不自在,親爹又給圈了。被圈了之後他爹就一蹶不振,只知道在家裡醉生夢死。
原也是人人奉承的皇孫,現在只好當個佈景板,還是塊小心翼翼的佈景板。得到隨駕名額之後,他去領訓,他爹沒說上兩句,就回憶起了塞外風光:“……那是個好地方,天寬地廣……”
還是繼母張佳氏說了句:“一路小心,不要行差踏錯。遇到不知道對錯的,索性不要做。”
相較而言,幾個姐姐說的就比較具體:“你緊跟著皇祖,不要落了單。外頭那起子奴才,慣會看人下菜碟兒的,錯眼不見剋扣了你,是你自己吃虧。”、“不要與兄弟們起爭執。”、“有事沒事,不要在東宮面前晃悠。”、“若遇著什麼賭賽之事,千萬不要與太子家的搶風頭。遇到旁的叔叔家的弟弟,你要是本事比他們強,壓他們一頭也無妨的……”、“東宮要是對你好了,你就大方接著,咱們如今這樣兒,也只好盼著他們過得順意了別記仇。”
密密地囑咐了許多。
結果卻被康熙一道旨意全打亂了,皇帝讓太子妃看顧一下母親沒來的皇孫們,弘昱不到東宮面前晃悠,東宮也要打發人來看他。
康熙隨行帶著那麼多皇子皇孫,弘昱就算努力往前挨,也跟不太緊。
賭賽之事目前還沒見著影兒,太子家的弘泳鴕丫主動跑到末尾去坐著了,他的位次排第二,真有些顯眼。
弘晰還時時照看他一下,低聲喝斥小太監:“沒看到湯冷了麼?去換熱的來!”
康熙顧盼左右,看著滿堂兒孫一團和氣,覺得這一輩子的辛苦也算是值了。開了禁,許皇孫各飲一小杯酒。“多飲傷身,等會兒都去泡一泡熱湯,酒多了易暈眩,對身子不好。”
聽說可以泡溫泉,皇孫又是一陣興奮,這一趟出來真是開了眼界了,回去可以跟家裡的弟弟妹妹們吹一吹了。皇孫們雖是興奮,卻並不喧譁,不過是在椅子上挪動了一下而已。康熙含笑看著,覺得這才是他們家的風格麼,真情流露又不無節制。
這樣稱得上宴的規矩的聚餐,就沒有了“食不語”的規矩。自皇太子起,眾人依次祝酒上壽,康熙正在心情好的時候,這些皇孫出生的時候皇室人口還不多,是以康熙都一一記得,一面看他們排隊上前,一面還叫出了各人的名字問話。
一派和諧景象。
女眷這裡也挺和諧的。
這回隨駕的幾乎全是正室,說起話來就更放得開。
上一回十三阿哥就有點懊悔,帶了側室來,結果有些正室之間的聚會瓜爾佳氏就沒有被帶上。回來一想,當時確是疏忽了,竟忘了太子妃既隨駕,其意義就不止是“皇太子帶來的女人”。
四福晉、十三福晉、簡王福晉、康王福晉等等等等,光是福晉就是一堆。簡親王福晉很是高興,她家今年有三個孩子得以隨駕。長子德隆、次子阿爾塔、三子永謙,其中長子、三子皆是嫡出。就與太子妃交流一下帶孩子的經驗:“往年他們都沒來過呢,看著三個猴兒,一天功夫,我頭髮都快愁白了。”
四福晉鼻子一酸,繃住,一定要繃住。十三福晉心裡好些,這次怎麼著也是機會,去年十四福晉隨著丈夫往塞上一行,回去不久就診出有孕來,只有夫婦二人的行程,對想要孩子的妻子來說是個福音。
十三福晉就想打聽一些路上的注意事項,衣食住行、行止規矩一類。康王福晉比較熱心,一一與她分說,次後又道:“唉呀,瞧我,羅嗦了這麼多,您等會兒去問十三阿哥,不是說得更明白?”
一語提醒了十三福晉,這倒是個與丈夫多接觸的好機會。
寧蕙咳嗽一聲:“您那哪裡是囉嗦呢?明兒要趕路,他們兩口子說得晚了,明兒要誤事兒的。”她是有經驗的,委婉地提醒了一下初次隨駕的十三福晉,今天晚上怕不能成其好事了。
經她一說,淑嘉臉上也有點兒熱,打圓場道:“今兒在湯泉,正好解解乏歇了,鬆快一下明兒好趕路。”
眾福晉都是正室,很多事情上的態度就很一致,看事情的角度也很相似,處置家務、安排奴才、開源節流,說得很是投機……一會兒的功夫,康王福晉就與簡王福晉就兩家鋪子的合作問題達成了共識。
紅袖這回輪到了隨太子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