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歷史的進退 作者:攝氏0度

味道,學生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啟發”。教師如此,學生又如何呢?“我們那時候的學生可真是自由,喜歡的課可以隨便去聽,不喜歡的也可以不去”。由於生計所迫,許多學生都要打工、兼職,一些人還到外地工作,到考試的時候才回來,甚至有人不見了也無人過問。而許多物理系、化學系的學生之所以也選修鄭天挺先生的明史,只因他的課最容易透過,凡選修者考試至少七八十分,為“湊學分”也。

這種自由散漫,使人想起傳說中的雅典學園。而這也是西南聯大成為傳奇的秘密所在。

餘生也晚,是1978年秋在撥亂反正之後考入大學的。記得剛入大學歷史系時,就聽說了這樣一個經典段子:整個中國古代史的課上下來,中國不斷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因為有的老師信服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等為代表的“西周封建說”,有的信服以李亞農、唐蘭等為代表的“春秋封建說”,有的信服以郭沫若、楊寬、吳大琨等為代表的“戰國封建說”,有的信服以白壽彝、金景芳等為代表的“秦統一封建說”,有的信服以侯外廬為代表的“西漢封建說”,有的信服以周谷城為代表的“東漢封建說”,有的信服以尚鉞、何茲全等為代表的“魏晉封建說”……雖說這只是個有些誇張的段子,但起碼我在大學上課時,包括選修課在內,古代中國確實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了好幾次!而且,這些觀點都是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範、翦、呂、郭、侯、尚等都是公認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大家甚至奠基人,你能說他們只有哪一位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而其他人則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

※虹※橋※書※吧※。

第35節:西南聯大傳奇的生成與接續(2)

在隨後的課程中,我們知道從古代史到近代史幾乎所有重大的問題,如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資本主義萌芽、農民戰爭……都有非常不同的學術觀點,爭論不休,熱鬧非凡。而且,多數老師在考試時並不強求學生一定要贊同自己的觀點,只要能論述清楚、自圓其說就行。史學如此,中文、哲學、經濟、法律無不如此。

學派林立,老師完全講自己的學術觀點,這正是大學的精神魅力之所在,是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區別所在。而大學生正是在這種“知識不確定”的學習、獲取過程中,感受到知識探索的樂趣,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培養自己獨立分析、判斷、研究的能力,激發出自己的創造力。但經過多年應試教育訓練,不少大學新生往往一時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擺脫不了從小學到高中培養的學習習慣,還把大學當作高中,總想死記硬背“標準答案”,面對林林總總琳琅滿目的學術觀點、派別反而一片茫然。所以,不少大學老師都感嘆大一新生其實還是“高四”,相當多的大學生實際是從大二才真正開始大學的學習生活。

然而,這種精神的魅力、探尋知識的樂趣、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現在卻有中斷之險,因為教育部準備在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實行全國“統考”,除外語、政治外,對以前由各校自己命題的專業基礎課,由教育部制定考試大綱並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在200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中,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史學基礎率先作為這種“統考”的試點。一旦試點成功,即將“全面開花”。統一試題,統一標準答案,考研將蛻變為高考。現在,連對大學本科招生“統考”的批評早已不絕於耳,而且教育部也早已允許各地自主出題(雖然還沒有達到不少人提出的由一些高校自主出題的要求,但在中國現實情況下,筆者亦認為目前“高招”由高校自主出題的條件尚不成熟),教育部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卻反其道而行之,要將各校自主出題改為統考,不能不使人深感遺憾,不能不使人深深憂慮。

因為考試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一旦“統考”,就將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很難在標準化考試中表現出來,大學生的學習將圍著“統考”轉,將如高考一樣死記硬背,大四將變成“高七”,大學生的創造性將就此被扼殺。

由於研究生考試政治、外語一直實行統考,所以火熱異常的考研輔導班主要以這兩科為主,形成規模龐大的“考研經濟”。如果專業課也實行統考,各科“考研經濟”將同樣火爆,現在一些在名牌大學歷史系任教的老師已有人接到考研輔導班的邀請,許以高價。而一旦利益格局形成,再要改變就更加困難。

走筆至此,自然又想起西南聯大。著名的生化學家鄒承魯院士畢業於西南聯大,一次接受記者訪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