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總以“師事夷人”、“奉夷為師”指責別人,其目的無非是阻止人們報考同文館。他們聲稱,同文館僱覓洋人不過是講授天文算學,早已奏明入館學習者不修弟子之禮,該折業經發抄,倭仁豈有不知?為什麼信口開河,肆意攻擊?他們繼續將倭仁的軍:倭仁不是認為中國早有精通天文算學、船堅炮利的人才,只是沒有精心訪求嗎?他們於是提出希望朝廷下旨飭令倭仁保薦數人,即行擇地另設一館,由他督飭。清廷還真接受了奕?等人的請求,釋出“上諭”,要倭仁保薦幾名精通天文算學人才另行擇地設館,由倭仁負責。在這種情況下,倭仁不得不承認“意中並無精於天文算學之人,不敢妄保”,請求不必另行設館。但是,他仍堅持自己原來的觀點,認為天文算學只為最不重要,“並非欲自強必須講明演算法也”。
在奕?等人的策劃下,清廷任命倭仁在總理衙門行走,想逼使他也不能不涉及洋務。但倭仁表示堅辭,未獲批准,便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