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製造”革命黨
發動辛亥革命的革命黨無疑是激進的,然而,開始只是人數極少、原本很難成氣候的革命黨,最後竟能一舉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幾千年帝制,確實出人意表。這種天翻地覆之變當然有許多深刻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原因,其中還有一點或許不那麼深刻、但也不能不注意的原因,就是實際上是清政府“製造”了革命黨。
1894年夏,孫中山上書李鴻章闡述自己改革觀念被拒後,立即走上了激進的革命道路。1895年底他發動的廣州起義尚未正式起事便被鎮壓,用他自己的話說,此時“風氣未開,人心錮塞”,“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於耳”。1900年底,他又發動了依然以失敗告終的惠州起義。不過,五年之後,輿論開始有所變化,已“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後相較,差若天淵”。此話很可能有誇大之處,但同情革命黨的較以前多了不少,卻是事實。因為在這五年中,清政府不是越來越開明、寬容,反而越來越愚昧、專制:血腥鎮壓了溫和的維新變法,又為了慈禧的一己之利而以全民族的災難為代價向“萬國”宣戰。這種倒行逆施,恐對革命黨博得更多“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幫助不小。
眾所周知,留日學生是革命黨的主要力量。但留日學生開始對政治的興趣有限,更不傾向革命。所以孫中山等人在廣州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時,工作的主要物件是在日華僑而不是留日學生。但維新失敗,梁啟超亡命日本,議論國是,對留日學生觸動很大,他們自此開始關心政治。這時,留日學生就成了革命黨與立憲派爭奪的物件。由於康、梁的地位名聲與學識水平,學生中傾向康、梁者自然居多。為爭奪青年學生,本不居優勢的革命派於是主動挑起論戰。1905年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創刊,革命派即以此為陣地向立憲派猛烈進攻,而立憲派則主要以《新民叢報》為陣地奮起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聲勢浩大的激烈論戰,持續了十五個月之久。論戰涉及清王朝的性質、種族與民族問題、國民素質、中國應該建立什麼樣的政體、土地制度、革命會不會招致列強幹涉引起中國崩潰等許多方面。但是,最緊迫、最核心、最重要甚至決定論戰雙方勝負的卻是要不要暴力革命的問題。
簡單說,革命派認為,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才能共和立憲。立憲派則認為,暴力只會導致血流漂杵,帶來巨大的災難,得不償失。他們寫道:“革命之舉,必假借於暴民亂人之力。天下豈有與暴人亂民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終亦必亡,不過舉身家國而同葬耳。”他們相信,只要人民要求立憲,清政府“終必出於讓步之一途”,可以實現代價最小的和平轉型。
純從道理上說,立憲派無疑更有道理。然而,它的理論前提是清政府在壓力下必能讓步,實行立憲。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則無論說得多麼有理,終將無濟於事,“有理”會被人認為“無理”。這一點,梁啟超其實十分清楚,所以他在1906年給乃師康有為的信中承認:“革命黨現在東京佔極大之勢力,萬餘學生從之過半;前此預備立憲詔下,其機稍息,及改官制有名無實,其勢益張,近且舉國若狂矣。東京各省人皆有,彼播種於此間,而蔓延於內地……”清廷剛宣佈預備立憲時,革命派的力量就“稍息”;而當人們認識到清廷的立憲有名無實時,革命派就“其勢益張”。顯然,革命派力量的“息”與“張”,與清廷所作所為大有干係。所以,論戰不到半年,梁啟超就透過種種關係,私下託人與革命黨講和、表示希望停止論戰。1907年初,他在《新民叢報》發表了《現政府與革命黨》一文,更是承認:“革命黨者,以撲滅現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端的是一語中的。
帝國斜陽
這場論戰,以往說革命派“大獲全勝”,肯定誇張。雙方各有道理,實難分勝負。但經此論戰,革命派的影響、聲勢空前壯大卻是事實。主要原因,還在拒不進行實質性改革的清政府是“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梁氏一直反對激進革命,反覆論述暴力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極力主張溫和改革,卻能正視不利於自己觀點、主張的事實,確實難得。因此,此話格外值得所有“反對激進主義”者重視。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
第2節:清廷“製造”革命黨(2)
事實一再證明梁氏所言不虛。且看清廷1908年秋公佈的《欽定憲法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