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心急如焚的迎親人,眼見得夕陽西下,村裡還有兩家娶親的,誰回來早就早生貴子,巴不得秀蘭這會就上轎。
四十四(3) 秀蘭出嫁3
茂生家前來娶親的有茂華一家三口,還有大媽和兩個村人,五男兩女,一共七個,回去的時候連秀蘭在內就成了八個人,這是有講究的,多不得少不得。秀蘭家送女的有哥哥嫂嫂,二大二媽等,也是七個,加上秀蘭在內是八個。因此新娘子這天可充兩個人的數。迎親隊伍中必須有一名懂禮節及能說會道的領頭人,若遇女方出難題,能善於應付,巧於化解,出發前要準備壓箱錢以及未交完的彩禮。一切齊備,鳴炮三聲出發,吹鼓手在前奏樂,迎人婆姨居中,其餘人馬隨後。迎親嗩吶聲聲,搖搖擺擺。兩臺拖拉機披紅掛綠,突突直響,後面跟著幾輛腳踏車,隊伍浩浩蕩蕩地出村了,在白皚皚的雪地上顯得異常耀眼。
那時一些在外面工作的人都用小車娶親了,吉普車最普遍,比如春娥結婚的那天就來了一輛綠色的吉普,把全村人的眼睛都看綠了!茂蓮結婚的時候來了三輛,更上一層樓!弄不來吉普的用大卡車也氣派,比拖拉機上檔次,最不濟的就是腳踏車了,像茂雲那樣。不過茂雲比茂華又先進了許多,茂華結婚的時候是用一頭小毛驢娶走的。
拖拉機上放著籃子,內裝五斤豬肉,一隻大紅公雞,兩瓶白酒,一個紅帖。娶親人到了秀蘭家後送上紅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車,多由平輩兄長背到車上,講究鞋不著地,腳不沾土。秀蘭是由大哥背上拖拉機的。大嫂曾教她上轎時要哭,這叫離娘淚,一般女孩這時都會哭,像茂蓮那樣。秀蘭一緊張,把什麼都忘了,等到上了大路遠遠地看見母親站在柳樹下抹眼淚,才恍然大悟!回想母親養自己這麼大真不容易,於是眼睛就有些溼潤了。
途中,兩家迎親的隊伍同向而遇,嗩吶沖天而起,此起彼伏。大家都想“搶路”,搶在前面的大吉大利,早生貴子。拖拉機加大馬力,柴油機發出震天的怒吼,“突突突”一陣黑煙,超過了同樣是拖拉機娶親的那家。大家都開心地笑了起來,看著後面的隊伍手舞足蹈,興奮不已。村裡今天結婚的兩家也在比誰回來早,但最早也得等到日頭西落,炊煙升起才能進村。如果迎親隊伍迎面相遇,雙方新娘要互換褲帶或針線包,然後各自趕路。
黃昏的時候,娶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進村了。這時隊伍的速度慢了起來,吹手大顯身手,一會“得勝令”,一會“將軍令”、“大擺隊”,曲樂嫋嫋,號聲嘹亮。村人傾巢而出,熱鬧非凡。走在前面的是吹鼓手,後面跟著兩臺拖拉機,第一臺上坐著新娘和送女的人;第二臺上是娶親的人,到村口的時候就下來了。
守在大路上的孩子早就跑回來報信了,大門口於是站滿了人,等著看新娘下轎。茂生家的院子裡也掛滿了紅紅綠綠的帳子(絲綢被面),在燈光下奼紫嫣紅,分外鮮豔!
第69節
北塬介於陝北和關中地域風情的交界,口音與關中接近,風土民情與關中也很相近,卻又融合了諸多陝北特色,因此民俗顯得比較獨特。往北十里既是周家茆,一口的陝北話,婚喪嫁娶也完全是一副陝北的做派。
十里不同俗呀。
四十四(4)拜堂
福來在茂生把秀蘭從迎親的拖拉機上抱下來的一瞬間搖響了花頭:“花轎到門前,賓主站兩邊,鼓樂迎淑女,鞭炮慶家宴。鸞鳳鳴雙喜,藍田種美玉,聚樂生祥瑞,佳女配佳婿”。伴隨著劈劈叭叭的鞭炮聲,姐夫黑蛋拿著滿升子的牛料(鍘碎的穀子杆,裡面伴了紅棗、核桃、面花等)向新娘以及人們的頭上撒去,跟城裡人結婚灑紙花一樣,於是場面一陣騷亂,孩子們奮不顧身地搶了起來。黑蛋邊撒邊說:“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婦下了轎”;“一撒金,二撒銀,三撒媳婦進了門!”。福來把花頭(荊棘做成的搖錢樹)搖得虎虎生風:
金娃那個配銀娃
茂生娶了個好女娃
女娃生得眉眼順
豹突花眼臉蛋蛋親
長得溫柔又賢惠
心靈手巧愛勞動
孝敬公婆是模範
一心只想著過光景
茂生娃娃也不懶
去了城裡又回來
多少美女心不動
思來想去還是秀蘭親
今晚洞房鴛鴦戲
明年兒子就會叫孃親
……
茂生抱著新娘子來到堂前,行拜堂禮。人們哈哈地大聲笑著,秀蘭羞得直往茂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