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的戾氣,固然修為也高,但難度卻絲毫沒有減少。
還好因為雙修的效果,秦逸凡的堅強意志也感染到三女,儘管在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艱難。但隨著時日,也越來越習慣。和秦逸凡現在的狀態還差一些,但比起那些武宗弟子和其他的修真人士,已經好上太多。
暫時解決了湖中老兄地問題,秦逸凡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三老和火龍重鑄形體的事態上。火龍經過又一段時間五行生氣的影響,形體已經越發的凝實。雖然還是如一條巨蟒般大小,但觸控起來已經極具實體的感覺。而且也沒有火龍那種灼熱的痛苦。
平常,誰又有機會能親手觸碰一條龍啊?身上沾染些許地龍氣。就已經貴不可言,哪像現在。一條火龍就在身邊,可以隨時接觸,還可以說話聊天。
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斷定,龍族的身體和人還是不同。畢竟這種天地之間得天獨厚地聖物比起人來說。要強悍上許多。就連在吸收五行生氣的方面,也是人類遠遠不足地。
經過火龍前輩的感應,並不是說三位老前輩就沒有吸收到五行生氣,只是。他們吸收的效果實在太差,兼之沒有形體,根本就無法儲存下來。紫青雙劍也好,應劫匕首也好,卻都是攻擊性的法寶,這也導致他們棲身地法寶同樣的不具備儲存五行生氣的功效,所以才會現在這個模樣。
固然,如果三位前輩如果都是棲身在一個養生的法寶當中,那是最好地,只不過,那種法寶既不能攻擊,也不能防守,除了養生,別無用途。對於普通人來說,養生法寶那是無上的寶物,可對於修真之人來說,誰會把自己一輩子只能精煉一件法寶的機會用在這種法寶身上?
但火龍前輩同樣也是棲身在一個攻擊性的法寶上,卻有截然不同的效果,這已經完全說明了問題。法寶有關係,但本身元神的種類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說來,三位前輩卻是暫時沒有重鑄形體的希望。好在大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狀態,加上修真之人,經歷過生死劫難,得悟大道,並不是很將這些放在眼中。有希望,大家固然欣喜,但維持原樣,卻也沒有多少的遺憾和沮喪,端的是高人風範。
三位前輩如是想法,秦逸凡卻不以為然。人的形體天生不如龍族,這是事實,但好歹人也算是萬物之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辦法。如果是這樣的話,秦逸凡又怎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而掌
力量呢?
也許正是這樣的一個念頭,讓秦逸凡突然想到了些什麼。頭腦中突兀的冒出來的念頭,著實讓秦逸凡嚇了一跳。頭緒還有些亂,秦逸凡還要繼續理順一下才能和三位前輩溝通。
秦逸凡自己是如何獲得這些力量的?天劫之力,劫雷當中包含了這樣的力道,自然被秦逸凡吸收。不過,如果只是這樣的話,似乎應劫前輩才是最開始引導秦逸凡吸收天劫之力的元兇,可為什麼只有秦逸凡能夠吸收併產生這些五行力量,而應劫前輩卻不行呢?
修真界的元神幾乎集中了修真之人大部分的功力,如果元神都無法吸收,那麼就算是有實體,同樣也無法做到。這也是秦逸凡的五行攻擊其他人很難抵擋的原因。就算是大家都有五行屬性,但也很少有五行兼全的。因此,五行爆裂真氣,即便有人能擋住其中的一兩種屬性的攻擊,卻也無法抵擋其他的屬性,對上也只有爆體而亡的下場。
不能不說,這五行之力卻是神奇,相生之時,產生的生氣足以讓元神重鑄形體,但在相剋之時,卻能將人挫骨揚灰。生能生死肉骨,滅卻能粉身碎骨,一正一反的兩種極端,恰如陰陽這般的對立關係,誰也無法割捨誰,任何一方缺了另一方都不行。或者,這就是陰陽五行的奧秘所在吧!
想來,秦逸凡也不是天生的就是無形俱全,依照三位老前輩的看法,這等天生五行平衡的人,基本上屬於鳳毛麟角,絕不可能秦逸凡就趕的這麼巧。而且即便天生五行平衡,只要稍有修行偏向,就會打破這樣的平衡,如秦逸凡這般的,修真界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唯一和三位前輩記憶中不同的,好像就只有秦逸凡是一個習武之人,從來沒有修行過修真界的功法這一點。這也是習武之人一直以來不被修真之人接受的根本原因。
難道問題出現在這上面?秦逸凡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說出去。畢竟再怎麼說,這也是習武之人的功法,難道還能讓三位修真界跺跺腳就能讓天下顫三顫的修真高手來鑽研武學心法?就算三位前輩勉強能夠接受這想法,其他修真之人又該如何看待?
也許是感覺到了秦逸凡的猶豫,應劫前輩出聲寬慰道:“秦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