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宰輔和太皇太后,立法對盜版分子依據盜版印刷數量給與十年到流配可可西里的不等的處罰。罰款一律定為盜版獲利的十倍。
穿越眾學習歷史和現代的先進經驗,還策劃大宋朝堂建立了書籍印刷出版前的審查制度,這對於杜絕剽竊、防止盜版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
盜版和非法引用文章會被市場和法律聯合打擊的情況出現在十一世紀的華夏大地,這一局面大大的出乎穿越眾的意料。李基在沒有開設印刷作坊之前也是不知道宋王朝對盜版的打擊力度的。穿越眾瞭解這一利好之後對從報業賺錢和諸位輿論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只有壟斷才是建立傳媒帝國的唯一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什麼“合法”手段和方法都可以上。趙守忠早在畢業的時候就見識過足夠的傳媒行業黑暗內幕了,要不是為了避免捲入****報的醜聞,自己也不會幸運的來到這個可以大展拳腳的時代。
第三十四章 傳媒帝國(中)
汴京,這個擁有無數財富的畸形繁華大都市GDP有三分之一來自於軍隊和官員的消費,三分之一來自於市井富裕工商業主的消費,三分之一來自於外來商旅的消費。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全世界最大的純消費型城市。沒有大規模的工業和生產xìng行業,幾乎所有的消費品都是從其他州府運輸到開封城裡。而這一切物資的購買力基本上從源頭說都來自於大宋帝國的財政開支。
也就是說開封的繁榮是建立在作為首都的基礎上的。並不是依靠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軍事要害、農業發達等等傳統因素吸引眾多的人口聚集形成的超級都市。因此這個城市的繁榮異常的脆弱,每當行政中心遷出開封就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流失,這也是華夏幾千年財富分配模式的慣例。
而作為消費的主力軍和根源的軍隊和官員及其家屬親友就佔據開封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單禁軍就有八十萬之多,就算吃空餉達到一半也有四十萬,加上數千官吏及其家屬僕從,起碼有八十萬。開封人口最多的時候有150萬到170萬,加上城外的衛星村鎮以及流動人口起碼200萬。這麼多人口在識字率達到10%的情況下就有20萬,何況識字率起碼80%的首都。即使這識字的人口中只有10%買報紙,一天報紙銷量就有16萬份。所以售價只有3文錢的汴梁民報、東京週報、開封府時報這三份辰基集團控股的主流報社起碼可以覆蓋200萬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他的期刊雜誌都是依附於報紙發行的專業分工極強的月刊,比如奢侈品廣告集大成的高競主編的《名品》雜誌,錢進主編的《格物》期刊,周立堅主編的《點金》期刊。這些jīng美的銅版紙印刷的高檔貨一般都是接受訂單,一出廠就有專人送到客戶家裡或指定地點。這些高檔貨每年都可以產生十萬貫以上的收益。
所有的報紙都直接抄襲了現代版面和風格,中縫都是小廣告,什麼尋人啟事、靈丹妙藥、促銷活動、開業酬賓應有盡有。一水的16版標準排版。一二三四都是時政要聞,五六都是評論,其他的版面就體現各個報紙的特sè了,經濟、文化、社會、軍事、政治、廣告、競技比賽等等各有不同的比重。
付得起價錢的大商戶花個幾百上千貫買上一版做廣告也是可以的,但是元祐四年一個都沒有。原因就是財大氣粗的辰基集團用不著自我吹噓浪費版面做廣告,有錢有勢的老牌商戶也用不著廣告,新開張的和需要擴張升級的中小商戶捨不得出這筆鉅款。
情急之下,趙守忠手下的汴梁民報廣告主管和一家相熟的肉食鋪子訂立合約,50貫的整版面廣告費用由自己代為預付,要是打出廣告以後三十天內該鋪子的營業額沒有增長五百貫,這個廣告算是不要錢,要是超過五百貫就要支付他50貫費用。如果超過八百貫每增加一貫分成給他30文為期一年。
結果自然鋪子是一炮而紅,第二天全汴京都知道了這個鋪子,來買肉食的客人都排隊排出三條街去了。當天準備不足的曹記熟肉鋪開張半個時辰就賣光了四天的存貨被迫關門歇業。這種標王的威力才擴散開來廣為人知。早有準備的趙守忠立馬提價,原本要價50貫的整版廣告費用提高到150貫,足足提價三倍,而且規定十天才能出一次整版廣告。
最令街頭巷尾的三姑六婆憤恨的事情就是報紙搶了她們的飯碗。原因就是文化版面的破除迷信,揭露騙術的內容讓很多靠行騙為生女子混不下去。正規化的打廣告的中介機構因為客流增加收費也開始下降,打不起廣告的牙婆、媒婆要麼轉行,要麼收編進透過專業分工的中介機構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