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12年12月15rì,汪新宇代表國防部,把第一面軍旗授給了第一炮兵師。開創熱兵器時代的穿越眾為了彰顯國力和技術在開國大典為何要鳴99響呢?
原來,13門大炮表示當時統計的我國有13個民族,99響禮炮表示穿越眾從1940年起,領導帝國,將他們的意識形態永久的植入這個轉型期的新生帝國。從此漢族領導下的帝國將不斷繁榮興旺,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是李浩首先提出來的。在參政議事會一屆會議上,一位代表提出質疑:“禮炮是什麼東西?”當時沒有人回應。
會議休息時,李浩見到負責開國大典籌備工作的王能,話題很快進入開國大典的禮炮鳴放問題,李浩問老師王能:“您說說,放99響有沒有道理呢?”
王能是個老油條,他一下就明白了李浩的用意,馬上說:“陛下,我起草一個關於禮炮99響的說明吧。”
開國大典上,禮炮隊由104尊山炮組成,分為8組,4組裝填,4組發shè,輪流作業,以縮短每響之間的間隔時間。所以,人們習慣上仍稱13尊禮炮。
104尊禮炮一字形擺開,背倚承天門廣場,靠在一截古牆邊,位置在前門附近。兩分半鐘之內,99響無頭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接受任務後,根據要求在駐京各部隊中選調104門山炮,組成禮炮隊。炮長均由連。營幹部擔任,炮手均由班排幹部擔任。在先農壇體育場開始了艱苦嚴格的訓練。按照要求,禮炮28響必須與升國旗。奏國歌同步,共198秒的時間以間隔2秒等速shè鳴放。為了這個目標,在炎炎烈rì下官兵們練腫了胳膊喊啞了嗓子,按時要求完成了任務。
帝國第一支禮炮隊首次執行鳴禮炮任務是在年前的臘月21rì晚7時。汪新宇率領參謀曾新及禮炮隊進入zhōng ;nán ;hǎi。9門禮炮在zhōng ;nán ;hǎi邊上一字排開,面向東,為在懷仁堂內召開的首屆參政議事會會議開幕式鳴放禮炮。
1月1rì凌晨,為在開國大典執行任務,禮炮隊開赴承天門,在公安部門前,104門禮炮炮口衝南,向東一字排開。按照炮兵作戰指揮原則,正職在前方指揮所,副職負責後方陣地。禮炮指揮所就設在承天門東側的三座門下,與承天門閱兵指揮部有直通電話(內部特供),第一師炮兵就在此接受承天門閱兵指揮部的命令。
莊嚴神聖的時刻終於到了!李浩宣佈“華夏帝國zhōng ;yāngzhèng ;fǔ成立了!”隨著話筒裡閱兵指揮部的命令,師長揮動紅旗向陣地下達“放!”的命令,禮炮齊鳴。99響與升國旗奏國歌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禮炮隊圓滿完成了這一歷史xìng任務。
開國大典第二天,國家領導人(皇帝和內閣)在神京飯店宴請出席開國大典的各方面人士。包括各受閱部隊指揮員。
第120章 華夏帝國的誕生(下)
1940年的1月1rì,年輕的飛行員王洲駕機參加開國大典,親眼見證一個新時代的到來。2000年國慶前夕,已經85歲高齡的王洲老人回憶起60年前的國慶,仍然興奮不已:“我們當時是代表帝國空軍參加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
王洲早年就讀於辰基書院軍事分院,後在西北軍校學習飛行。
開國大典是下午3點正式開始的,當李浩宣讀華夏帝國zhōng ;yāngzhèng ;fǔ公告時,王洲和他的隊友們正在位於神京郊外的南苑機場待命。“我剛剛開啟飛機座艙裡的收音機,就聽到了皇帝陛下宣佈華夏帝國成立的聲音。60年過去了,這聲音還常常盤旋在我的腦海裡,就像剛剛聽到一樣。”
下午4點整,承天門城樓總指揮室負責人下達起飛令,117架飛機和3艘飛艇望見橙sè訊號彈呼嘯升空,在神京上空盤旋待命。
117架飛機中,有29架是新星2型戰鬥機,32架是蚊式戰鬥機,23架是大力士1型運輸機,10架是天機2型通訊聯絡機,最後23架是初級1型教練機。117架飛機和3艘飛艇要形成一個縱隊跟進隊形透過承天門上空,與地面的炮兵佇列相呼應。
“117架飛機5種機型,飛行速度相差很大。兩種戰鬥機的時速是600公里,天機2型通訊聯絡機和初級1型教練機的時速不足200公里,飛艇僅僅只有40公里。但上級要求,透過承天門時必須佇列整齊、分秒不差,確實很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