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每人每年消費20公斤算也不過40億公斤。摺合400萬噸而已,這個數字已經是包含了巨大水分的了。實際上帝國的耕地面積只有十四億畝,大批的耕地都是新開發出來的,黃河流域的耕地最成熟,兩湖地區和珠江地區80%都是新開墾的不足10年的生地。因此高產穩產的商品糧基地只有黃河沖積扇、太湖平原和成都平原。這幾乎是農業產能的極限了。現在日本幾乎都不種植糧食了,全部都是桑蠶和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高麗也差不多,沿海平原幾乎都是種植棉花果樹和杉樹等經濟作物的經濟農莊。
我們每年海量的糧食出口大部分都是日韓(日本800萬人口,高麗270萬)等國消化的。從南洋諸國進口的大米也是主要就近供應提供經濟作物的蘇祿群島和香料群島。過不了幾年我們的化肥產能上來了。糧食過剩就是必然的。糧價下跌就會讓糧食種植無利可圖,種植面積自然會下降。我們就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來種植高利潤的菸草、蔗糖、染料、飼料用玉米和大豆了。食品的豐富可以進一步的促進預期壽命的提高,更好的身體自然可以早婚早育,增加生育時間,一家生7、8個的時代就可以成為普遍現象了(生下來養不活的不算)。”孫昌自然支援農業產業轉型,每次下鄉都看到一片片的稻田和麥地,簡直就是噩夢。這種單一的結構簡直就是現代商品農業的死敵,抗風險能力弱到難以想象。沒有利潤自然沒有購買力,這種保守頑固的農戶只有破產一條出路。
“在農業上我們一直都是實行計劃經濟嘛!我們手底下直接和透過合作伙伴間接控制的耕地就站到了總耕地的40%,種植什麼東西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合作社又不是吃乾飯的。價格掌握在期貨控制者的我們手上,產能永遠不會出現過剩。以我們的壟斷程度,你用得著擔心嗎?”劉欣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農業問題我不擔心,我只擔心購買力和市場問題,現在我們的工業產能高速擴張,鋼鐵水泥的產量已經達到現階段的目標了,但是發展過快的紡織業可沒有鋼鐵水泥那麼大的基建需求訂單,產能過剩繼續市場啊,難道十個盟國三千萬的人口能買得起帝國1。6億人都吃不下多出來的200萬噸紡織品嗎?”劉蛟對統計部門的工作效率雖然滿意,但是卻不能最佳化這些統計資料。
“我們消化不了的過生產能就要依靠廣大殖民地和那些還沒有加入自由世界的落後部落來消化了,現在啟動東印度公司模式也不晚。”
“什麼叫‘東印度公司模式’?”
“就是把印度變成類似消化我們過多產能的一個緩衝池子。我們只要做好戰略儲備系統和處理好擴張的節奏,相信不會出現大蕭條那樣的笑話。”
“朱羅國是我們殺的第一隻雞還是最後一隻雞?”
“印度次大陸的國家如此眾多。一隻雞肯定是塞不滿我們的牙縫的。我們起碼要三隻雞才能控制全部的印度次大陸。”
“那麼後面兩隻什麼時候殺?”
“你怎麼不問是那兩隻?”汪新宇馬上想到是自己的作戰計劃洩露了。
“肯定是波羅王朝和尼泊爾了,還用問?你的德性還要猜嗎?專門捏要害的命門,控制了尼泊爾就控制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控制了波羅王國就控制了孟加拉灣和恆河三角洲,這兩個要害到手,南亞次大陸還有那個國家能和我們炸刺?”白佳一副戰略大師的樣子。
“也是啊,尼泊爾窮山惡水多刁民,民風悍勇,是最好的山地戰兵源,後世大英帝國還不是要波羅王國富庶孱弱。正是日薄西山的走在下坡路上,馬上就要被趕出孟加拉了,用苟延殘喘一點也不過分。”趙守忠知道歷史上的印度佛教最後的守護者是什麼下場的。
“波羅王朝是印度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我覺得支援一個弱者的雪中送炭更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有利於我們消滅腐臭的種姓制度。推進市場經濟和貿易。”王能立馬想到印度很難推進貿易的根源和清帝國完全不同。種姓制度導致的貧富分化才是大宗商品難以傾銷的根源,這個和其他國家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購買力完全不同。
“你難道又想在波羅王朝樹立一個殖民地樣板嗎?當年的英屬孟加拉可是一個失敗的樣板啊,我不覺得波羅王朝是一個能扶起來的阿斗。”劉蛟產生了疑問。
“扶不扶的起來不僅僅要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