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上
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
矣。其後習聞河北蕃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於部族。太祖
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勳為南院樞密,則樞密
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四年,建政事省。於是南面官僚可得而書。其始,
漢人樞密院兼尚書省,吏、兵、刑有承旨,戶、工有主事,中書省兼禮部,別有
戶部使司。以營州之地加幽、冀之半,用是適足矣。中葉彌文,耶律楊六為太傅,
知有三師矣。忽古質為太尉,知有三公矣。斡古得為常侍,劉涇為禮部尚書,知
有門下、尚書省矣。庫部、虞部、倉部員外出使,則知備郎官列宿之員。室昉監
修,則知國史有院。程翥舍人,則知起居有注。邢抱朴承旨,王言敷學士,則知
有翰林內製。張干政事舍人,則知有中書外製。大理、司農有卿,國子、少府有
監,九卿、列監見矣。金吾、千牛有大將,十六列衛見矣。太子上有師保,下有
府率,東宮備官也。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鹹在方州,如唐制也。凡
唐官可考見者,列具於篇;無徵者不書。
南面朝宮
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
臺、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誠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
三師府,本名三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故稱三師。
太師。穆宗應歷三年見太師唐骨德。
太傅。太宗會同元年命馮道守太傅。
太保。會同元年劉昫守太保。
少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漢更名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唐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顯十一年見太尉趙思溫。
司徒。世宗天祿元年見司徒劃設。
司空。聖宗統和三十年見司空邢抱質。
漢人樞密院。本兵部之職,在周為大司馬,漢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內建
樞密院,後改用士人。晉天福中廢,開運元年復置。太祖初有漢兒司,韓知古總
知漢兒司事。太宗入汴,因晉置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初兼尚書省。
樞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見樞密使李崧。
知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樞密副使。楊遵勖,鹹雍中為樞密副使。
同知樞密院事。聖宗太平六年見同知樞密院事耶律迷離已。
知樞密院副使事。楊皙,興宗重熙十二年知樞密院副使事。
樞密直學士。聖宗統和二年見樞密直學士郭嘏。
樞密都承旨。聖宗開泰九年見樞密都承旨韓紹芳。
樞密副承旨。楊遵勖,重熙中為樞密副承旨。
吏房承旨
兵刑房承旨
戶房主事
廳房即工部主事
中書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祿四年建政事省,興宗重熙十三年
改中書省。
中書令。韓延徽,太祖時為政事令;韓知古,天顯初為中書令;會同五年又
見政事令趙延壽。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見大丞相趙延壽。
左丞相。聖宗太平四年見左丞相張儉。
右丞相。聖宗開泰元年見右丞相馬保忠。
知中書省事。蕭孝友,興宗重熙十年知中書省事。
中書侍郎。韓資讓,壽隆初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鬱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太宗
大同元年見平章事張礪。
參知政事。聖宗統和十二年見參知政事邢抱朴。
堂後官。太平二年見堂後官張克恭。
主事。
守當官。並見耶律儼《建官制度》。
令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