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袁氏當國 作者:中國必勝

下兩院三讀透過之後,乃由憲法會議於十月四日公佈施行。兩日之後,國會乃依法開總統選舉會選舉正式總統了。斯時國會之內仍有若干反袁分子,不滿於袁之操縱國會,而杯葛選舉,因此第一次投票,袁竟未獲得當選票數。袁黨大驚,乃臨時由首都警察廳及其他地方機關,發動街頭遊民和流氓、地痞、乞丐,湊成一個非法的‘公民團’數千人,將國會團團圍住,議員只許進不許出,不選出總統,誓不解圍。在此壓力下,果然袁公就當選為正式大總統,街頭鞭炮齊鳴,皆大歡喜,如此掩耳盜鈴,代議政府也就不可復問矣……。不過在八十年後,世紀交替的今天,再試一回顧,將貨比貨,這幕醜劇,還不算太醜,因為民初國會還算是個獨立的立法機關,自有其個性與尊嚴。把它和國共兩黨後來的‘橡皮圖章’,所謂‘國大’、‘人大’者,選舉時,動不動就‘一致透過’,‘全票當選’,街頭群眾歡,萬歲之聲不絕於耳。今昔相比,前者卻頗有足多者。所以轉型三峽中的水流,並不是永遠向前的。它往往是進三丈,退兩丈,而不停的打其漩渦,這也是避免不了的現象吧。未足深責也。

袁世凱譭棄‘天壇憲法’

袁公那時真正有興趣的只是正位作大總統,他怕的且名不正,則言不順也。一旦正位之後,他就不願作繭自縛,受任何法律的約束了。在當時的國會中,既然是先選舉,後製憲,如今既選舉矣,則制憲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他們其後還是努力研製一部詳盡的憲法草案來,這便是近代中國憲法史中的第一部憲法草案,所謂‘天壇憲法’是也。可是此時的袁大總統,不管是天壇、地壇,對他都沒有興趣了。因此,這部‘天壇憲法’(全名是‘中華民國憲法草案’),雖經國會於民二(一九一三)十月三讀透過,終成一張廢紙。

其所以然者,便是在袁的心目中,這部新憲法對他的約束,遠大於舊約法。他既然是舊約法還有效的期間選出的正式大總統,與其受新憲法的約束,倒不如把舊約法按己意‘增修’,以為過渡,迨其政權穩定了,再按己意‘制憲’不晚也。

袁本是一箇舊官僚,但他畢竟是個智商很高的政客,受了兩年現代政黨政治的磨鍊,搞起新的寡頭政治來,作法自便,出手也頗為不俗。的步驟便是從頭來起。首先組織個御用的造法團體,把民元的老約法加以‘修正’,造出個完全適合他自己絕對權威底‘新約法’來,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袁是個在朝的總統,其實他和在野的黨魁孫中山搞絕對權威的想法,實在是殊途同歸,一個銅元的兩面。只是中山在野,心有餘而力不足;袁氏在朝,他就不顧一切,將獨裁進行到底了。

袁、孫兩公,為什麼都要搞個人獨裁呢?此非偶然也,轉型的階段在作邪而已。

解散國民黨,癱瘓國會

大位既正之後,袁氏奔向極權的第一步便是解散國民黨,徹底鎮壓‘亂黨暴徒’。這在後來的國共的政權裡,便叫做‘鎮壓反革命’。以顛覆政府的罪名,袁世凱的確殺了不少國民黨,雖然他殺人的規模,較諸國共兩黨後來的互殺與自殺,那是小巫見大巫了。長話短說,袁氏正位之後,首先大肆捕殺地上地下的國民黨員,一時血腥遍地。而最不可思議的,殺國民黨最為心狠手辣的竟是那位被革命黨所擁護而變成開國元勳的‘忠厚長者’,有菩薩之稱的黎元洪。當年武昌起義,擁黎最力的‘首義三武’(張振武、蔣翊武、孫武),竟有二武被他殺掉。前章曾提到他如何假袁之手而殘殺了張振武,現在再讓我們看看,他怎樣又把蔣翊武殺掉:

蔣翊武(一八八五─一九一三),湖南澧縣人,是清末轉型期中千萬個愛國熱血知識青年中的一員。幼年在常德讀小學時,就鬧革命,被開除學籍,逃往上海,入中國公學就讀,曾與胡適同學,加入‘競業學會’,共同創立‘競業旬報’(胡一度主編),並加入同盟會,其後又在日本進軍校,回武昌加入新軍作學兵,秘密組織搞地下革命的‘文學社’為社長,與孫武所主持的‘共進會’密切合作。武昌起義就是這兩個會秘密發動的,翊武為民軍總指揮,孫武為參謀長。後來他們自覺太年輕,號召力不夠,才把個‘忠厚長者’的黎菩薩硬拖出來作頭頭,成就了黎氏一生的光輝事業。迨黎假手袁氏而殺掉張振武時,翊武已官拜中將加上將銜,自然也是個閒差。二次革命之初譚延闡在湖南宣佈獨立時,乃委翊武為一個空頭的‘鄂豫招撫使’,迨獨立失敗,譚氏取消獨立時,翊武反被告密為‘畏罪潛逃’,終在潛逃中途的全州為北軍桂林鎮守使陳炳焜部所捕,黎元洪得訊,乃立電袁氏強調說:“不予迅誅,終為後患‘,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