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沉思,二年之內帝國統計署已經六次更改了帝國的版圖,幾乎被一塊版圖是透過黨衛軍的大清洗後,在加上強制性移民才列入的,帝國現在到底有多大?林海疆中心只有一個概括,因為他的歷史知道告訴他,在歷史上即便強大如蒙古帝國一樣的國家,他的統治同樣也會有崩潰的一天。
所以林海疆為了中華帝國的長治久安,採取了一種遠遠要比後世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還要過激的手段,在東南亞、中南半島、錫蘭半島、遠東實施的人口清理計劃,黨衛軍由當初的五個師發展成為了二十二師,在一塊塊版圖納入帝國範疇之內的時候,林海疆也揹負上了千古罵名,對於這個罵名林海疆還真的不是特別在意,他更為關注的是如何結束在遠東與俄國人的敵對,利用契科夫新俄羅斯解放軍牽扯住俄軍主力,讓俄國人自己殺來殺去,確保德國的東線安全。
更讓林海疆牽掛的則是印度洋方面,展陽作為一名指揮官來說雖然缺乏那種鐵血的手段,但是其的戰略和戰術表現一直都是可圈可點的,如果帝國海軍主力能夠以較小的代價擊潰協約國海軍艦隊的話,那麼林海疆的下一步就是直接揮師澳大利亞,將澳大利亞收入囊中,而在陸地上則透過阿富汗向中東進軍,控制住中東就等於把握住了未來世界的命脈,而中華帝國則能夠作為對世界格局舉足輕重的大國一般存在於世,做世界的憲兵,寧可去欺負別人也不要被人欺負,這就是林海疆的所謂邏輯
後世學者爭論最多的就是林海疆執政中華帝國的五十年裡,他到底策動了多少場戰爭?到底屠殺了多少人?帝國黨衛軍作為中華帝國憲法賦予神聖權力,必要時刻可以採用極端方法維護帝國的統一,任何人以任何藉口都不得涉及帝國領土完整,帝國領土不容討論,無任何爭議與中華帝國討論領土爭議即等同宣戰
很多時候彪悍是不需要任何藉口的,人類進行戰爭的藉口非常之多,比如能源、地盤、謊言等等,就如同這場幾乎席捲的全球的大戰一般,其的藉口僅僅就是所謂的普法戰爭所遺留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背後隱藏的卻是新崛起的帝國向老牌殖民帝國要求重新劃分殖民地的需求。
這個世界只要紛爭和利益,就會存在戰爭林海疆的目光由北海慢慢的轉向了印度洋方向,林海疆已經向契科夫允諾,即便新俄羅斯解放軍無法攻下莫斯科,中華帝國也將支援契科夫在西伯利亞建國,林海疆對契科夫的承諾猶如給契科夫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一般。
戈姆斯特是一名出身平民家庭的英國皇家海軍上將,十六歲接替其父親成為了勇敢號的前甲板見習炮長,一步一步由炮長升為前甲板指揮官,水手長,四副、三副、二副、大副,艦長,分艦隊副指揮官,分艦隊指揮官,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副司令官,司令官,本土艦隊第一分艦隊司令官,海軍部總參議,海軍部第二次長,海軍部副部長,戈姆斯特用了整整五十四年創造了一個英國皇家海軍史上的奇蹟,由一名水兵成長為了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名上將,這在英國皇家海軍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戈姆斯特用了三十六年才爬到了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副司令官的位置,僅僅一個少將軍銜,身經百戰的他失去了一隻眼睛和三根手指,相比四十三歲便成為皇家海軍上將的詹姆斯·威廉,戈姆斯特上將的仕途可謂是奇蹟伴隨著坎坷。
戈姆斯特上將站在維多利亞女皇號的艦橋上,環顧自己身後的艦隊參謀長皮特魯,此次出征根據他的要求協約國中無論任何一國,除英國外,皆只能派出最高軍銜為上校的艦長,統一指揮權。
維多利亞女皇親自給戈姆斯特上將進行的反覆協商,終於將各國說服將指揮權交到了戈姆斯特上將的手中,戈姆斯特上將也因為沒少被人在背後罵獨眼龍,實際上戈姆斯特上將是吸取了前二次與中華帝國交鋒的經驗,由於指揮系統的不暢指揮命名無法得到有效貫徹,這仗自然沒法打了
一臉橫肉的戈姆斯特本身就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傢伙,加上又是一隻眼睛的獨眼龍,他犀利的目光會讓很多人倍感難受,戈姆斯特這一路都在計劃著如何在抵達印度之後應對中華帝國艦隊可能發起的突襲猛攻。
在戈姆斯特看來中華帝國佔據了錫蘭半島,孟買恰恰在中華帝國艦隊的作戰半徑之內,而協約國艦隊能夠選擇最為有利的港口就只有孟買港了,除了孟買港意外唯一在東方能夠給如此大規模的艦隊進行補給的就只有中華帝國的帝國要塞或者海口軍港了,顯然後兩者是根本不可能為協約國艦隊提供補給的,即便協約國艦隊能夠擊敗中華帝國艦隊主力,他們也缺乏足夠的兵力登陸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