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3 / 4)

小說:海疆 作者:青詞

個軍團的部隊以及裝備是無法在一年之內全部抵達德國的,於是馮·德威斯伯爵的質疑也只好留在了肚子裡面。

送走了如同被搶劫侵犯了幾十次得馮·德威斯伯爵之後,林海疆決定把所謂的兩個不存在的海外派遣軍團改編成為中華帝國遠征軍,遠征軍司令官為原第四軍團軍團長鄭智鵬,副司令官徐智明,參謀長黃濤,遠征軍下轄五個整編師,每個整編師為標準的四旅建制加師直屬部隊共計二萬六千餘人,遠征軍直屬騎兵師、重炮師、野炮旅、警衛團、憲兵團、工兵團、野戰醫院等,遠征軍全部人馬大約為二十萬人,火力配備大約為正常標準配備的五倍,尤其是八十二毫米口徑迫擊炮以連為單位裝備到了營一級,一百零毫米榴彈炮以營為單位裝備到了旅一級,各連一級作戰單位的重機槍和通用機槍翻倍,六十毫米迫擊炮在連一級設定火力排,可以說這是一支武裝到了牙齒的部隊,火力配系達到了同時代歐洲軍隊的十二倍之多,一旦接戰的話,無論進攻還是防禦,德國人都會為這支部隊的彈藥消耗而震驚不已,以猛烈的火力實施飽和打擊已經成為了中華帝國陸軍的拿手好戲,尤其是所謂的元首彈藥量,有元首做表率,下面的各級指揮官當然爭先恐後效仿。

林海疆並不清楚馮·德威斯伯爵是否能夠說服德皇威廉一世推遲進攻的時間,但是中華帝國的原則就是絕對不輕易冒險介入一場十分危險的戰爭,帝國的軍制也在進行調整,林海疆打算擬定成了八大軍區,重點放在了北方軍區與西南軍區,因為北方軍區和西南軍區不同於東南亞軍區和中南半島軍區,更不同於南方軍區和西北軍區中原軍區,北方軍區面對俄國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而西南軍區則針對川藏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待時機成熟一舉收復西藏。

一直在西藏問題上搗亂的英國人最近老實了很多,之前一直透過布達維拉向西藏的頭人們輸送武器的行徑也開始收斂停止,因為中華帝國的印度洋艦隊就巡弋在印度洋之上,只要英國人一搞小動作,唐自強就立即指揮艦隊沿印度洋對所有的港口城市實施勒索性報復

第三百零七章 俄國人的軟肋

林海疆計劃中的軍區制度改革已經籌劃了數個月之久了,可以說是馮·德威斯伯爵的來訪推動了整個軍區化體系的快速部署,根據帝國憲法,帝**隊是絕對不可以干涉帝國內政的,內政部的帝國黨衛軍才是唯一可以對國內實施武裝鎮壓的力量,這就嚴格的控制了各大軍區司令官的許可權,而帝國最高統帥部則建立起了完善的供給制度,總後勤部、總裝備部負責各大軍區的供給調撥。

在軍事體制上軍區司令官則施行輪換制度,每三至五年進行一次輪換,防止日久年深影響力擴大培養私人班底的可能性,而且在帝國各軍區內部,彈藥庫等重要軍事設施都是由交叉番號的部隊就進互相監管,也就是說第一軍團的彈藥補給倉庫要由第二軍團的部隊負責守衛,炮兵師的彈藥要交給步兵師看管,而步兵師的彈藥則交給炮兵師看管,施行的是戰時與非戰時兩套不同體制下的標準。

而中央軍區則直接由最高統帥部直接監管,司令官為帝國元首,副司令官為帝國副元首,在軍制上除了中華帝國遠征軍作為特殊存在之外,其餘每個軍區皆下轄四個軍,取消軍團編制,每二個軍組成一個集團軍,每軍下轄兩個整編師和相應的師直屬技術兵種,軍區設重炮師與野炮師,整編師增設重炮旅和野炮旅,整個帝國保持八十萬左右的一線國防軍,二線預備役部隊與生產建設兵團為一千二百萬左右,每年軍訓一百五十萬青壯年完成基礎軍事化訓練,此為帝國總預備隊,以帝國元首師為主力抽調精銳組編的帝國黨衛軍的五個整編師以及海軍陸戰隊的五個整編師則不再次範疇之內。

林海疆在與李安民等人碰頭之後,決定了除中央軍區之外的七大軍區的負責人,張正被如願以償的任命為了北方軍區司令官,高奇為西南軍區司令官,劉泉思為中原軍區司令官,徐大偉為南方軍區司令官,王東旭為東南亞軍區司令官,張偉為中南半島軍區司令官,沈成文為西北軍區司令官。

陸偉就任帝國黨衛軍司令官則是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結果,海軍方面基本沒有特別大的變化,除了組建中華帝國遠征軍司令部之外,就是中央軍區組建的中華帝國中央叢集特種部隊比較搶眼了,因為這支特種部隊的前身就武裝憲兵特種部隊。

中華帝國經過一系列的軍制與行政方面的改革和大調整之後,張允季也欣喜萬分的就任帝國行政院院長,不過相比意氣風發的帝國副元首展陽,張允季的心裡的喜悅也被沖淡了不少,不過能夠從一個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