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柏林一路就只有戈茹夫有完整的防禦工事,換句話說就是隻有戈茹夫才是真正的戰略要衝,其餘的地方並不適合大兵團大部隊進行運動。
按照毛奇的部署,中華帝國遠征軍固守戈茹夫要塞,而奧匈帝國的二十五個師則向布拉格方向進攻,一邊隨時側重對其國內的支援,奧匈帝國的敵人主要只有義大利,根據毛奇的估計,義大利軍隊的素質雖然很差,戰鬥意志也不強,但是經過全面動員的意軍至少也能拖住奧匈帝國三十師左右的兵力,那麼的話奧匈帝國就已經沒有實力幫助德國人分兵跳躍式進攻法國人,所以毛奇被迫從進攻布拉格方向的奧匈帝國的二十五個師中抽出十五個師用於向義大利米蘭方向進行攻擊前進,貫穿義大利側擊法國要害,如果俄軍進攻戈茹夫要塞的話,那麼中華帝國遠征軍只要固守五十天,帝國就能夠從西線抽調兵力解圍。
鄭智鵬聽完了毛奇的東線部署之後,認真的站在地圖前面沉思不語,毛奇並沒有介紹西線的軍事部署情況,因為那個對於鄭智鵬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必要,毛奇知道這位中國將軍似乎並不簡單,因為中華帝國的未宣戰從而導致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也正是這些因素,毛奇才臨時對於整體的戰略進行了一番修改,當然了,這個修改並不是已經形成了決定,即便毛奇身為德軍總參謀長,他對於戰略計劃的修改也必須經過總參謀部的反覆論證,對於德軍完善的參謀制度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理念。
鄭智鵬許久才緩緩道:“毛奇總參謀長閣下,戈茹夫可以說是在柏林之前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作為一個單體的要塞群的話,俄軍如果想透過戈茹夫要塞進攻柏林的話,那麼他們就必須完全的吞下戈茹夫要塞。
第三百一十九章 陸地最強
鄭智鵬圍著地圖轉了幾圈後對翻譯道:“原句一字不錯的翻譯,我認為戈茹夫要塞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要塞,我認為這裡將會成為俄軍的集中攻擊點,因為一旦突破了戈茹夫要塞,面對沙俄的近二百萬大軍柏林的防禦就會顯得無比的蒼白無力,我觀察了幾個方向,俄軍初期會採用多路大軍齊頭並進的方式,但是俄國人斷然不會冒險深入德國境內會攻柏林,因為戈茹夫要塞這個釘子不拔出,俄國人的所謂後方就不是真正的後方。”
毛奇等待翻譯認真的翻譯之後,也來到了地圖前面,反覆認真的看了數遍之後十分嚴肅道:“鄭將軍認為俄國人不會多路進攻德國?而是會孤注一擲進攻戈茹夫要塞,解除戈茹夫要塞這個威脅之後才會大舉進攻?那麼你的根據是什麼?”
鄭智鵬微微一笑對著翻譯坦然道:“俄國人已經二次吃虧在分兵冒進的問題上了,此番俄軍能夠動員進攻德國的軍隊會有多少?五十萬?一百萬?一百五十萬?甚至可能是二百萬?三百萬?要知道俄國人此番已經是近乎孤注一擲了,俄國人進行了二次總動員,一旦戰爭開始,誰又能保證俄軍不會進行第三次總動員?戈茹夫要塞駐守有俄國人最為痛恨的中華帝國的遠征軍,俄國人如果不拿下戈茹夫要塞徹底消滅中華帝國遠征,他們敢於直接揮師進入德國腹地圍攻柏林?所以戈茹夫必須要準好長期堅守的準備,因為一旦西線的戰況陷入僵局的話,那麼東線則要面對的則是俄軍以百萬計數的大軍,最後戈茹夫將會成為與俄國人最後決戰的大戰場。”
毛奇一邊聽著翻譯快速準確的翻譯,一邊微微皺著眉頭,一旁的德皇威廉一世與俾斯麥也表情嚴肅的一言不發,他們都在擔憂一個事情,那就是德軍在開戰之初會利用德意志發達的鐵路網線快速的調動部隊,但是德軍能否再創普法戰爭中輝煌萬分的奇蹟?這一點恐怕沒有人敢於保證。
如果中國遠征軍無法固守戈茹夫要塞二個月,那麼等待德意志帝國來說就將是一場空前的大災難,如同蝗蟲國境一般的俄軍一旦進入德意志,那麼恐怕連西線也會出現軍心浮動。
身為德意志帝國的總參謀長毛奇十分清楚,為了保證德軍在西線的優勢,那麼德軍的所有精銳部隊就都必須集中在西線,東線只能留下少量的二流部隊,原本的戰略計劃是德軍以五個師的兵力配合奧匈帝國二十五個師的兵力,在加上中華帝國遠征軍,有了中華帝國在亞洲遠東的大舉牽制,所以這些兵力不但可以進攻布拉格去吸引俄國人的一部分注意力,更可以確保德國邊境線全境安全不受俄軍多路並進的威脅。
實際上毛奇也不認為俄國人會冒險採用多路大軍並進深入德國腹地會攻柏林的戰術,因為俄國人的後勤是出了名的糟糕,恐怕俄國人對於自己的後勤都沒有足夠的信心,俄國人能夠動員為數龐大